太阳系里存在着大量的小天体,地球时不时地就会遭到它们的“袭击”,当这些小天体在地球大气层中高速穿行时,会与空气发生剧烈的相互作用,进而使其内部的压强不断提升,表面温度更是可以高至上千摄氏度。
如此一来,绝大部分小天体都会因为承受不了高温高压而爆炸解体,无法直接撞击地球,不过其中少部分小天体或者小天体的残骸仍然可以坠落到地球表面,而这些残骸就是我们所说的陨石。
对于我们人类来讲,这些陨石无疑是很珍贵的,它们不但收藏价值高,而且还极具科研价值。那么问题来了:地球上哪里最容易找到陨石?
这个问题其实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南极。根据科学家的统计,在我们目前已经找到的所有陨石中,有大约60%至70%的陨石都是在南极冰盖发现的。
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陨石特别喜欢坠落到南极?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实际上,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正如我们所知,南极大陆是一片冰雪世界,在这里基本上就是白茫茫的一片,而陨石则是经过了高温烧蚀,其表面通常都会有一层深色的“熔壳”。
据此我们不难想象,一块黑乎乎的陨石落在白茫茫的冰盖上,那是相当容易被发现的。
另一方面来讲,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寒冷、最干燥的地方,这里的年平均气温低至零下几十摄氏度,很多区域的降水量甚至比撒哈拉沙漠还要少,空气也非常纯净。
这样的环境就相当于给陨石提供了一个堪称完美的庇护所,在这里,它们很不容易被自然侵蚀,如此一来,就让我们更加容易发现它们的踪迹。
更重要的是,南极还有一种巧妙的机制,能够将很多分散在南极大陆的陨石给集中起来。
要知道南极的冰盖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在重力的作用下,冰体其实是会从冰层最厚的内陆高原向四周的海岸线缓缓“流动”,当陨石坠落在南极内陆的冰盖上,它往往会被降雪逐渐掩埋,随着时间的推移,积雪被压实成冰,陨石也被一同封存在冰层之中。
在此之后,陨石就会搭上这种缓慢的“冰川列车”,向四周的海岸线前进,如果陨石搭上的“列车”一直顺利地开到终点——大海,那么陨石就会随沉入海底,我们也就很难发现它们了。
但在有些时候,情况会不一样。因为南极冰盖的基底岩石并不是一马平川的,在很多区域都会有一些较高的凸起,就像山脉一样,如果陨石搭上的“列车”不巧遇到了这种“山脉”,那它就会停滞下来,然后开始缓慢地“爬坡”,于是那些封存在冰层之中的陨石就会被缓慢地带到冰层表面。
在这个过程中,一层又一层的冰会不断地因为消融或升华而消失,但陨石则会保留下来并暴露在冰面,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些区域中的冰面上,陨石就可能会聚集起来,形成所谓的“陨石搁浅区”(meteorite stranding zone, 简称MSZ)。
下图为南极的几个比较有名的“陨石搁浅区”,科学家们经常会到这些区域去转悠,也收获了数以万计的陨石,当然了,如果有条件的话,你也可以去转转,说不定也可以找到几块陨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