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淄博市张店区湖田街道综治中心成功调解一起果园承包纠纷案,当事人在街道专职调解员、村两委成员和网格员共同见证下,当场签署调解协议并通过微信转账即时履行。这起纠纷的高效化解,是街道综治中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的又一成功案例。
2025年1月20日,李某承包了孙某的9亩果园用于经营,合同要求李某必须按照约定标准修剪果树和除草灭荒,若不履行孙某可随时终止协议。李某同意合约并缴纳一年承包费用,其间雇佣了闫某为其看守果园大门。今年6月份,孙某发现其果园荆蓁丛生、杂物满园后,提出与李某终止协议。孙某估算李某交纳的承包费远不够后期除草清理等费用,于是在未达成清算交接情况下收回李某经营使用权并扣留了看门人闫某置于果园中养鸽的铁笼和三只信鸽。闫某表示信鸽价值不菲且本人不是承包人,不应承担清理费,孙某无权扣留其个人物品。随后李某、闫某与孙某产生纠纷,互不相让,矛盾愈演愈烈,且大动干戈,并于9月3日向110报警处理。经公安机关出警处置研判,该案属于非警务纠纷,为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公安机关申请街道综治中心派员调解。
在接到公安机关要求后,街道派出经验丰富的调解员迅速了解纠纷情况,组织劝导当事人到调委会进行调解。在街道综治中心调解室,孙某和李某见面仍是剑拔弩张,现场“火药味”十足。受制于两人的各执一词和强硬态度,一上午的调解,精力都用在了安抚缓和双方情绪上,赔偿金额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调解只好暂时告一段落,第一轮调解未取得有效进展。
考虑到果园及信鸽不能长时间无人管理,为防“小事拖大”,街道综治中心、调委会迅速召集调解力量,以街道专职人民调解员为主,联合村居负责人、网格员组成调解专班,前往果园实地勘察,深入了解实际情况,“镇村一体”开展调解调研工作。9月5日上午,综治中心组织第二轮调解。其间调解员并未急于征求孙某与李某的意见,而是从法理角度出发,与他们分析和寻找了矛盾焦点,明晰《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另一方面从情理角度入手,回顾双方半年的交情和合作基础,引导他们换位思考。
最重要的,是调解员着眼于未来发展,帮双方算了一笔“经济账”和“信誉账”,指出合作共赢才是将“蛋糕”做大、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优解。经过一上午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的态度逐渐从强硬对抗转向理性协商。
在调解员的主持下,孙某与李某最终就清理金额、支付方式及后续管理细节达成一致:孙某归还铁笼和三只信鸽,李某赔偿孙某除草清理费两千元。双方在现场共同签署了调解协议书。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彻底化解纠纷,避免后续履行隐患,在调解员的建议下,李某当场通过微信转账方式,将预付款一千元支付给孙某。屏幕上的转账记录,为这起纠纷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没想到不用打官司,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参于调解各方对此结果均表示满意,并对调解员专业、公正、高效的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本案充分展现了人民调解便捷、高效、免费的独特优势,利用微信支付当场履行、案结事了,极大地提高了调解协议的履行效率,避免了“调而不解”的后顾之忧。
下一步,湖田街道综治中心将持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继续秉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让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道”,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徐晓会 通讯员 张景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