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打造浦东律师专业品牌矩阵,强化行业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浦东新区司法局推出“赋能律师先锋 共筑浦东未来——五彩·律动⁺”专栏,全方位展现浦东律师在法治建设中的使命担当。“红律领航”专栏聚焦党建引领下的律所战略规划、团队建设与服务创新。
今日,让我们走进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段和段律所”),看看段和段律所“代表工作室”背后的故事。
【基本情况】
近年来,段和段律所党总支书记吴坚律师带领团队与花木街道、浦兴路街道签约“公益律师进社区”合作协议,深入人大街道工委组织的“人大代表接待日”工作。作为上海市人大代表,通过成立“吴坚代表工作室”,利用律师的法律专长,以贴近群众、接地气的方式聚民智、惠民生。通过街道设立的公益法律服务值班点,组织律师每周协助签约街道做好居民心理疏导、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等工作,现场给街道群众解答各类急难愁盼的法律问题,随时了解居民群众对相关立法、监督工作的法治需求,与人大街道工委共思同谋,为群众想办法出主意。
【主要做法】
一是深入参与基层制度修订,为集体企业合法依规经营保驾护航。 团队律师应集资办邀请,参与到花木街道集资制度修订专项工作组中,结合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及浦东城镇集资监管“1+4”文件精神,就《花木街道集体企业经济管理若干规定》《花木街道集体企业现金管理制度》的修订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团队律师应邀出席“制度修订培训研讨会”,为参会的多位集体企业负责人讲解修订内容,并共同讨论集体企业经营难题,寻求“既严格依法经营,又自由竞争发展”的企业发展新格局。
二是多角度细化窗口办事流程,全面保障公益财产的合理分配。为了解决部分人士“谎报家庭收入信息、骗取社会保障金”的问题,服务办邀请团队律师对现有的保障金申领程序进行审查并提供意见。团队律师结合现行法律法规,着眼于保障金申领时的流程细节,修订了申领保障金时需要填写的“告知单”的排版与内容,使“告知单”既能够对申领人起到一定的警示威慑作用,又兼顾了“合法有效性”与“可操作性”。此后,团队律师还协助服务办修订了“花木街道社区慈善专项基金”制度文件,并就“能否运用公益基金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垫付医疗费用”提供合法性建议。
三是积极开展企业法律培训,助力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花木街道社区携手吴坚律师团队举办了“惠企暖企助发展,法律援助进社区”培训会,律师围绕薪酬绩效、考勤休假、合同签订与解除等劳动用工合规重点问题,以案释法,分享典型劳动争议案例,指导企业树立合法用工观念、化解用工争议难题。近年来,上海花木经济发展总公司与花木街道司法所携手吴坚律师团队举办了“锦绣花木,益企同行”企业法律帮扶《公司法》修订解读专场,律师围绕公司设立、治理架构、章程更新与股权转让合规重点问题,以案释法,解读“新《公司法》时代”的企业经营争议案例,指导企业化解公司治理争议难题。积极开展企业法律帮扶,助力企业深入了解《公司法》修订。多场培训讲座内容新颖丰富,切合企业需求,具体分析企业合规治理思路,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四是社区值班常态化,为街道居民排忧解难。自签约以来,以吴坚律师为首的15名执业律师和助理组成了社区值班专项小组,每周定时定点地前往花木街道和浦兴路街道的信访接待室、司法所等多个部门开展公益律师值班活动。已累计接待有法律咨询需求的居民百余名,咨询事项涵盖物业纠纷、相邻权纠纷、遗产继承、不动产征收、劳动争议、民间借贷等各个专业领域。律师秉持“简单咨询当场答复、复杂咨询书面答复、诉讼信访事项正确引导”三原则,妥善引导居民依法、合理地主张自身诉求,将基层矛盾在社区治理中化解。
【成效启示】
“代表工作室”值班点通过现场给群众解答各类急难愁盼的法律问题,随时了解基层群众需求,至今带领团队共接待群众近150批次,并配合街道组织了多场宣传讲座。“代表工作室”通过与街道构建综合性法律服务机制,以街道为中心,辐射下辖集资办、司法所等部门,用最接近群众、最接地气的方式,收集各类居民需求,利用法律特长,更好地聚民智、惠民生,更有利于律师扎根基层、全面履行社会责任。
信息来源:上海市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法治浦东综合编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