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农村老话“割肉不割槽头肉”,槽头肉有何可怕,为啥不受待见

0
分享至

提起农村老话,不少人都有印象。

“灶前不堆柴,缸里常满水” 提醒我们要有防火意识;“葱怕雨,韭怕晒,桃树开花种芹菜” 教我们作物习性不同,需针对性管理;“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告诉我们怎么预测短期天气:“鱼放三天臭,客住三天嫌”教我们为人处世要有分寸感……



这些都是老一辈在生活里摸爬滚打总结出的 “实用指南”,哪怕到现在,还在悄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选择。

“割肉不割槽头肉,买鱼不买鲫壳鱼”也是其中一句。那“槽头肉”究竟是什么肉,明明都是猪肉,为啥这种肉不受待见,它到底“可怕”在哪里?

今天我们就来说道说道。

槽头肉还有俩别名,叫 “血脖肉”“颈脖肉”,听名字就知道大概的位置,就是猪脖子那一块的肉。

是的,猪颈部靠近咽喉的部位,上接猪耳朵根,下连猪前腿之间的那一块,就是槽头肉。

这个地方是连接猪头和猪身的关键部位,猪每天抬头低头、转动脖子吃食喝水,全靠这里的肌肉频繁运动。

新鲜的槽头肉颜色偏暗红,质地偏软,有点松垮垮的,没有其他部位的肉那么紧实,仔细看是脂肪和瘦肉搅和在一块儿,看着特别杂乱。

槽头肉在市场上有个很明显的特点,价格特别低,比普通猪肉便宜 1/3,甚至更多。

在过去,甚至现在的一些小餐馆、小吃摊,为了降低成本,会用它来做肉馅、肉丸或包子馅。一旦被绞成肉糜,普通人根本分辨不出来。



为啥价格低,老辈人还说不买槽头肉。那是因为槽头肉非常的可怕,多吃对身体有害无益。

具体第一点原因:猪脖子是全身淋巴结最集中的地方。

淋巴结是猪体内的“免疫防御站”,负责过滤和吞噬细菌、病毒甚至寄生虫等有害物质。虽然正规屠宰会清理掉明显的大型淋巴结,但大量微小的淋巴结或残留组织很难彻底清理干净。

老一辈人虽然不懂“淋巴细胞”、“免疫吞噬”这些现代医学名词,但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吃了这种肉后“容易不舒服”。

于是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总结出了经验:这块肉不能吃。这本质上是一种对健康风险的本能规避,是生活智慧的直接体现。

原因二:

槽头肉的脂肪含量比普通猪肉高太多,而且不是五花肉那种 “均匀的肥”,而是 “杂碎脂肪”,和瘦肉混在一起,嚼着特别腻。



烹饪后要么发柴有 “渣感”,要么油乎乎的咽不下去,甚至还会带点淡淡的腥味(有时候就是没清干净的淋巴结加重了腥味),口感差到没话说。

不好吃还难消化的肉,自然没人喜欢。

原因三猪的脖子是"受刑"最多的地方:屠宰时要放血,得割喉管;放血的时候,血容易渗进肉里;去毛的时候,猪毛可能卡在肉的缝隙里;加上槽头肉因为质地松、纹理乱,杂质很容易藏在肉缝里,怎么洗都洗不干净。

还有一点我认为很关键,生猪一生要打很多疫苗和药物,打针的位置大多就在脖子上,这些药物残留最有可能留在槽头肉里,这东西对人体可太不友好了。

正是因为这种种的原因,槽头肉自然就被列入 “绝对不买” 的清单里了。



“割肉不割槽头肉”这句俗语,背后蕴含的生活哲学远比我们想象的深刻。

它首先体现了一种理性的消费观:不买槽头肉,不是 “抠门”,而是 “不贪便宜吃大亏”。他们宁愿多花点钱,买健康、口感好的肉,也不买那种 “看似划算,实则有风险” 的槽头肉。

这种不被低价诱惑、看重物品本质价值的智慧,在今天这个充满消费陷阱的时代,显得尤为可贵。

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健康优先原则。在那个吃肉并不容易的年代,能吃上肉本身就是改善生活。

即便如此,老一辈依然坚守着健康的底线:宁愿少吃,也要吃好;宁愿不吃,也不吃有风险的肉。



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健康的本能守护,比今天很多人“用省钱牺牲健康”的做法,要明智得多。

一句代代相传的俗语,是千百年来人们用实践甚至教训换来的经验结晶,蕴含着最直白的真理,有些值得我们去记住和理解。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北京九三阅兵当天,朱立伦讲话:抗日战争是蒋介石领导打赢的

北京九三阅兵当天,朱立伦讲话:抗日战争是蒋介石领导打赢的

小童历史
2025-09-12 11:41:00
刚宣布!不降息

刚宣布!不降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9-18 22:06:42
实益达:间接参股宇树机器人和六度人和

实益达:间接参股宇树机器人和六度人和

财联社
2025-09-18 21:16:08
福建一男子妻子去世后跟保姆结婚,五年后搬家见到妻子旧手机,谁料,打开后却要跟保姆离婚

福建一男子妻子去世后跟保姆结婚,五年后搬家见到妻子旧手机,谁料,打开后却要跟保姆离婚

广电新视网
2025-09-17 12:10:57
新华时评丨坚持行动导向是重要原则——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⑥

新华时评丨坚持行动导向是重要原则——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⑥

新华社
2025-09-17 20:13:47
“嘎子”被拘最新,名导发文怒怼,央媒发文怒批,被抓早有征兆

“嘎子”被拘最新,名导发文怒怼,央媒发文怒批,被抓早有征兆

以茶带书
2025-09-18 18:13:16
曝刘嘉玲叶童等人重庆录节目,招群演装粉丝,只包饭不给钱没人去

曝刘嘉玲叶童等人重庆录节目,招群演装粉丝,只包饭不给钱没人去

轩逸阿II
2025-09-18 16:15:22
医生术中离场8分钟与护士发生亲密关系,最新处理结果出炉

医生术中离场8分钟与护士发生亲密关系,最新处理结果出炉

新民周刊
2025-09-18 20:25:23
凌晨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悬念来到中国这边

凌晨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悬念来到中国这边

吴晓波频道
2025-09-18 08:52:55
网易号平台每日辟谣公告(九月十八日)

网易号平台每日辟谣公告(九月十八日)

网易号官方平台
2025-09-18 18:00:23
穆里尼奥:执教费内巴切是个错误,执教本菲卡意味着回归应有水准

穆里尼奥:执教费内巴切是个错误,执教本菲卡意味着回归应有水准

直播吧
2025-09-18 23:19:14
上海市崇明区政协副主席张荣被查

上海市崇明区政协副主席张荣被查

新京报
2025-09-18 11:08:09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傲娇的马甲线
2025-09-17 18:06:44
香港黄金大劫案!72小时破获的5800万港元盗窃大案!

香港黄金大劫案!72小时破获的5800万港元盗窃大案!

奔跑吧巨人
2025-09-18 21:44:40
故事:耗资8亿高海南观音像,4年后建造者死在水中,749局介入调查

故事:耗资8亿高海南观音像,4年后建造者死在水中,749局介入调查

涛哥讲堂
2024-09-02 12:31:35
起底上海多校“发臭午餐”供应商绿捷:覆盖上海500多所学校,董事长曾任新希望六和总裁

起底上海多校“发臭午餐”供应商绿捷:覆盖上海500多所学校,董事长曾任新希望六和总裁

华夏时报
2025-09-18 16:35:10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陈军,任上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陈军,任上被查

政知新媒体
2025-09-18 17:20:02
金正恩赢麻了!俄罗斯被曝已向朝鲜移交了一座核潜艇反应堆

金正恩赢麻了!俄罗斯被曝已向朝鲜移交了一座核潜艇反应堆

环球热点快评
2025-09-17 18:56:27
迪斯尼梦幻场景重现乌克兰跳高美女被赞睡美人 日本著名男星看呆

迪斯尼梦幻场景重现乌克兰跳高美女被赞睡美人 日本著名男星看呆

威猛孟巍
2025-09-18 23:56:09
中方拒绝配合,菲律宾瞒不住了,承认菲人员投降:我们损失惨重

中方拒绝配合,菲律宾瞒不住了,承认菲人员投降:我们损失惨重

南权先生
2025-09-18 13:45:09
2025-09-19 05:31:00
长风文史 incentive-icons
长风文史
诗词文化,润物无声
1552文章数 13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男子给小35岁情人转1340万 妻子:第三者生活极度奢侈

头条要闻

男子给小35岁情人转1340万 妻子:第三者生活极度奢侈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最美央视才女,甩掉孙红雷嫁给张嘉益

财经要闻

起底多校“发臭午餐”供应商绿捷

科技要闻

英伟达50亿美元投资英特尔,但代工免谈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亲子
数码
教育

房产要闻

好猛!海南楼市,一批王炸楼盘杀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汇星海之光 护妇幼健康|2025年“妇幼健康看中国”宣传推进活动大连站即将启幕

数码要闻

揭秘!Meta最新AI眼镜,用了多少颗艾为芯?

教育要闻

9月13日雅思小作文示范写作 | 地图 澳洲动物园布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