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看天吃饭” 的被动模式正被准确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打破,农业四情监测便是核心技术支撑。所谓农业四情,具体指苗情、墒情、虫情与灾情,它们共同构成了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关键环境与生物要素,而农业四情监测则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这四大要素进行实时、动态、准确的采集与分析,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苗情监测聚焦农作物的生长状态,通过高清摄像头等设备,实时捕捉作物的株高、叶面积、叶片颜色、生长阶段等信息,准确判断作物是否存在缺肥、缺水、生长迟缓等问题。
墒情监测则针对土壤水分状况,借助土壤水分传感器,深入不同土层深度,实时获取土壤含水量数据,既避免因干旱导致作物缺水减产,也防止因浇水过多造成土壤板结与水资源浪费。
虫情监测依靠虫情测报灯、红外传感器等设备,自动诱捕、识别田间害虫种类与数量,提前预警病虫害发生趋势,为准确防治提供方向。
灾情监测则覆盖暴雨、大风、低温、冰雹等自然灾害,结合气象数据与田间监测设备,及时捕捉灾害发生迹象,为防灾减灾争取宝贵时间。
农业四情监测系统的作用成为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从生产效率来看,它改变了传统农业中 “凭经验判断” 的粗放模式。过去,农户需逐个地块巡查才能了解作物情况,如今通过监测平台可远程掌握全域农田动态,减少巡查成本,同时根据数据准确施策 —— 比如根据墒情数据按需灌溉,能节水 30% 以上;依据虫情数据定向施药,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从风险防控来看,系统的预警功能让农业生产更具主动性,在病虫害爆发前,通过虫情数据提前部署生物防治或准确施药,能将损失降低 80% 以上;
在保障粮食安全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农业四情监测系统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长期监测积累的大数据,不仅能为单个地块的生产提供指导,还能为区域农业规划、品种改良、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科学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