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0日讯今年的教师节采访拍摄,我们来到了距离济南1300多公里之外的甘肃,这次要采访的对象是个孩子王,还是名短视频博主,更是一位乡村教师。
清晨七点半,陇南山区还笼罩在薄雾中。樊玉龙踩着露水走向教室,礼县肖良乡九年制学校的早读书声已朗朗响起。
“这是烟囱!”“你们画的这个是树啊。”“行行行,给你打87分!”美术课上,孩子们举着自己的画争相解释,充满想象力的画面被樊老师用手机记录下来。这位网名为"顾己学长"的95后年轻人,已在甘肃山区支教1700多天,他的短视频账号吸引了近700万粉丝关注,意外成为了连接山内山外的桥梁。
从城市到深山
2018年,樊玉龙大学毕业后选择到临夏东乡支教。“那边比较偏僻,出不去,我就一直待在学校里。”最初,他只是想用短视频记录支教生活,“让生活更有意思一点,支教也是人生中的一次经历。”
一则跟着学生翻山回家的视频突然爆火,改变了平静的生活,一时间吸引了社会的关注,将目光聚焦在这个山沟沟里的学生生活。爱心人士、社会机构纷纷向学校捐赠物资、设备,这个结果是樊玉龙没有料想到的。“我竟然还有能力去做这些事情,就觉得特别棒,特别有意义。”
山那边的课堂
礼县肖良乡九年制学校有148名学生,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副校长王继军告诉记者:“我们这边经济相对落后一些,孩子们的父母多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学生最远的家离学校20公里,要翻两三座山。”
支教老师的到来为这所深山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都非常敬业,孩子都非常喜欢他们。”王校长说。
黑夜中的坚守
放学铃声响起,孩子们按年级排队离开学校。当人群消散后,学校又只剩下樊老师一人。
“刚来的那段时间待不习惯,一个人有时候也害怕。”樊玉龙坦言,“最难受的是晚上,你知道吧?晚上上厕所,因为厕所在楼外面,我在三楼,全学校就我一个人。你12点之前还可以,你要12点以后上厕所,还挺害怕的,黑不溜秋的。当时每周五都回去县城里住上个两天,但是现在就习惯了。”
向往的生活
“当时真的有被震撼到。”樊玉龙回忆道,“在我们眼里不起眼的面包,他们却觉得无比珍贵。孩子们总问我‘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很多人从没走出过大山。”
四年多的支教生涯中,最让樊玉龙感动的是孩子们纯真的情感。“很多家长一两年都不回来,孩子们只能通过语音或视频联系父母。老师不仅要教知识,还要给他们更多的爱。”
山风掠过白杨树梢,星空下的校园寂静无声。明天清晨六点,樊志龙又会准时起床,迎接那些扒在窗台上的小脑袋。在这所群山环抱的学校里,日子就像孩子们画中的太阳,永远散发着希望的光。
“虽然条件艰苦,但这是我喜欢的工作。”樊玉龙说,“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都让我觉得一切值得。”
闪电新闻记者 吴丽兰 张鑫 报道 配音 张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