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新闻网9月10日讯(通讯员 李芳 陈恺祺)“体检以为是肌瘤,两年后竟长成11厘米肉瘤。”56岁的刘女士(化名)至今仍心有余悸。2023年,她在体检时发现6×8 cm盆腔包块,因考虑为子宫肌瘤便未处理。今年8月复查,彩超提示子宫“疯长”至111×101×100 mm,且内部多发结节。
在家人的陪伴下,刘女士立即奔赴株洲市二医院(株洲市肿瘤医院)妇科就诊,肖文红主任团队为刘女士行宫腔镜检查,发现肿块已压迫内膜5×1 cm,活检结果更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至此,肌瘤的真面目被揭开了——子宫肉瘤,一种仅占子宫恶性肿瘤2%的罕见“杀手”。
病情刻不容缓。市二医院妇科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妇科、麻醉、泌尿、影像、肿瘤等多学科团队联合决定实施“子宫肉瘤分期术”:既要完整“拆弹”,又要系统清扫淋巴结,为后续精准治疗标定坐标。但难点有三:一是肿瘤巨大,子宫如孕4月,与周围肠管、膀胱广泛粘连;二是双侧输尿管紧贴宫旁,左侧甚至并行两根,变异罕见,损伤风险极高;三是需清扫至肾静脉水平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操作空间仅毫米级,一旦破裂即大出血。
一场守卫健康的生命保卫战就此打响。肖文红带领妇科医师团队默契配合,精细分离粘连,先“松绑”再“拆弹”,髂总、髂外、髂内、闭孔淋巴结依次“扫雷”。 泌尿外科医师紧密接台,膀胱镜下为刘女士右侧双输尿管植入支架,确保“生命管道”安全。值得一提的是,手术过程中还发现刘女士右侧卵巢血管内有肿瘤栓子,妇科团队立即高位结扎并补切血管,断端溢出白色结节——癌细胞无处遁形。经过数小时的精细操作,妇科团队成功切除了刘女士子宫及双附件,清扫了所有可疑淋巴结和组织。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刘女士恢复迅速,后续将进入个体化放化疗方案。
“每年一次盆腔彩超检查,对于绝经后的女性而言尤为重要。”肖文红提示,子宫肉瘤虽罕见,却善于伪装。定期体检、及时就诊,是跑赢恶疾的唯一捷径。如果肌瘤短期内迅速增大、伴异常出血或疼痛,应立即复查。
一审:曾辉
二审:文樱
三审:何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