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八月 CPI 同比 -0.4%,预期 -0.2%,连续第三个月处于负值区间。
PPI 同比 -2.9%,符合预期。尽管仍处于收缩区间,但降幅较七月的 -3.6% 有所收窄,且多个行业出现环比价格回升。
这一组数据折射出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结构性问题,但也显现出部分领域企稳修复的早期信号。
从 CPI 结构来看,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的持续下行是拖累整体通胀表现的主要因素。八月食品价格同比 -3.4%,其中猪肉价格 -17.4%,反映出生猪供应仍处于去产能周期。而非食品价格同比持平,部分服务品类甚至出现小幅上涨,显示消费市场内部存在分化。
另一方面,PPI 降幅收窄则受到大宗商品价格边际回升、国内部分工业部门补库存动能的支撑。石油、有色金属等相关行业价格环比上涨,预示着制造业需求也许正在触底企稳。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上世纪 70 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首次连续三年面临通缩压力。居民消费价格全领域已连续九个季度下跌。
当前数据中也并非全无积极迹象。例如服务消费保持韧性,暑期旅游、文化娱乐等消费热度持续上升;PPI环比改善,表明工业部门最困难的时期或许正在过去。此外,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同比 0.5%,连续三个月保持正增长。
政策层面,近期有关部门已推出一系列旨在提振消费、稳定房地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货币政策方面,尽管空间有所收窄,但仍有可能通过结构性工具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助力信用扩张。
从市场反应来看,投资者对当前数据并未表现出过度担忧。债券收益率与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说明市场对经济短时承压已有预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