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三文鱼真的有寄生虫吗,那为什么不禁止食用?有啥科学解释?

0
分享至



这几天直播间总推三文鱼,晚上躺床上突然想起来三文鱼体内有寄生虫的传闻,顿时觉得没冲动买三文鱼就对了,但是爱吃这口儿的可就得犯寻思了,三文鱼体内真的有寄生虫吗?要是真有,为啥不直接禁了它呢?

其实答案是肯定的,某些三文鱼体内确实可能携带寄生虫。但这绝不是一道简单的“封杀令”就能解决的问题。



咱先看看三文鱼身上有啥寄生虫,在三文鱼身上最常“搭便车”的寄生虫,学名叫异尖线虫,是一种线虫。这家伙的生活史堪称一部“漂流记”:成虫寄生在海洋哺乳动物(比如鲸鱼、海豚)的肚子里,产出的虫卵随宿主的便便排出,在海水里孵化成幼虫。

这些幼虫先被小型甲壳动物(比如磷虾)吃掉寄生,小鱼吃了带虫的磷虾,大鱼又吃了带虫的小鱼,三文鱼这类海洋掠食者,恰恰就是这个链条里容易被“上车”的关键一站。



当三文鱼不幸吃进了携带活异尖线虫幼虫的“小零食”,这些幼虫就钻进了鱼肉里安营扎寨。如果人吃了携带活幼虫的生鲜或者没有彻底煮熟的鱼肉,坏事了!这幼虫就可能在人体消化道里“乱啃乱钻”,引发一种叫“异尖线虫病”的毛病。

别小看这虫子,它能在几小时或几天内闹腾得人上吐下泻、肚子绞痛,严重起来还可能引发强烈的过敏反应甚至肠胃穿孔,那滋味可不是闹着玩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早已明确将其列为重要食源性寄生虫。



既然风险这么实在,听起来挺吓人,咱为啥不一禁了之呢? 这想法听起来痛快,但搁在实际生活里,还真行不通。

首先风险是可控的!人类对付这种寄生虫,手里有科学这把“金钥匙”。异尖线虫幼虫虽然能在鱼体内逍遥自在,但它们有个致命弱点,特别怕冻也怕热!国际上通行的安全准则是深度冷冻处理能有效杀死寄生虫幼虫。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的《鱼及渔业产品危害与控制指南》写了,生食或半生食的鱼类产品,想要有效杀灭寄生虫幼虫,核心手段就是冷冻。

要达到效果,得保证鱼肉中心温度达到 -20°C 并持续冷冻至少168小时;或者使用更强的低温,比如 -35°C ,冷冻时间可以缩短到15小时以上。套标准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是大量科学研究验证过的可靠方法。

此外,彻底加热煮熟更是“万无一失”的终极保障。一般来说,鱼肉内部温度达到 63°C以上,并保持足够时间,就能确保所有寄生虫幼虫彻底失去活性。



现代渔业养殖的进步也功不可没,养殖三文鱼的环境和饲料都是高度可控的,大大切断了它们接触寄生虫中间宿主(那些带虫的小虾小鱼)的机会。因此规范养殖的三文鱼体内寄生虫的检出率和数量,远比野生捕捞的要低得多。

像挪威食品安全局发布的数据就很有说服力,2020年他们对养殖大西洋鲑鱼的监测显示,体内检出异尖线虫的比例极低,仅为0.17%,而且检出的虫体数量也极少。发达的养殖业为市场提供了更安全的选择。



在咱们国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水产制品》对生食水产品(包括三文鱼刺身)有明确的安全要求。生产企业在加工供生食的鱼类原料时,必须严格执行上述冷冻处理工艺规定,确保杀死寄生虫,这是硬性要求。

这套监管链条从源头捕捞养殖、工厂加工、冷链运输到餐饮销售,环环相扣,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入口安全。



三文鱼本身不是“罪魁祸首”,就像咱们爱吃蘑菇就得懂得分辨毒菇,喜欢吃河豚就得依赖专业厨师的精准处理一样,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方法,进行规范的处理和恰当的烹饪。

正规渠道进口或国产三文鱼,都得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经过深度冷冻处理,其风险已被控制在极低水平。当然如果你实在心存顾虑,选择将三文鱼煎至两面金黄熟透再吃,同样是安全又美味的选择,你喜欢吃三文鱼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印度球员拒绝与巴基斯坦球员握手 还脱鞋抗议

印度球员拒绝与巴基斯坦球员握手 还脱鞋抗议

看看新闻Knews
2025-09-15 11:52:06
面见查尔斯后,40岁哈里王子首度接受采访,他的态度又变了!

面见查尔斯后,40岁哈里王子首度接受采访,他的态度又变了!

小嵩
2025-09-15 11:42:50
王晶终于坦白!张柏芝婚变主因不是王菲,而是让她3年怀孕5次的人

王晶终于坦白!张柏芝婚变主因不是王菲,而是让她3年怀孕5次的人

书雁飞史oh
2025-08-20 12:24:23
仗打到现在,泽连斯基犯了跟蒋介石一样的错,这也给中国提了个醒

仗打到现在,泽连斯基犯了跟蒋介石一样的错,这也给中国提了个醒

辉辉历史记
2025-09-14 23:27:59
深圳一海滩惊现搁浅的海豚宝宝!网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例子!

深圳一海滩惊现搁浅的海豚宝宝!网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例子!

广东活动
2025-09-15 12:12:21
员工一天工作14小时、离职后被欠薪?美的回应

员工一天工作14小时、离职后被欠薪?美的回应

界面新闻
2025-09-15 11:18:36
女子崩溃:男邻居在楼道内便溺,还在公共区域洗澡!居委会很为难

女子崩溃:男邻居在楼道内便溺,还在公共区域洗澡!居委会很为难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10:06:16
当初破产都不和中国合作,现主动来中国建厂,还承诺将生产线搬来

当初破产都不和中国合作,现主动来中国建厂,还承诺将生产线搬来

小莜读史
2025-09-13 17:02:28
不对劲!A股可能要加速了?准备好麻袋了

不对劲!A股可能要加速了?准备好麻袋了

郭小凡财经
2025-09-15 12:32:19
蔡慧康:球员和教练是两种概念,要把正确的教给队员

蔡慧康:球员和教练是两种概念,要把正确的教给队员

直播吧
2025-09-15 14:26:06
青岛市委:坚决拥护山东省委决定

青岛市委:坚决拥护山东省委决定

新京报
2025-09-15 09:38:09
大家误解西贝贾国龙了,原以为他只是公关烂,其实是粗暴不自省

大家误解西贝贾国龙了,原以为他只是公关烂,其实是粗暴不自省

民企号
2025-09-15 10:57:34
重大发现!就在杭州!

重大发现!就在杭州!

浙江之声
2025-09-15 11:21:33
第一个敢不卖赵本山面子的人出现!言辞犀利,句句戳中他的心窝!

第一个敢不卖赵本山面子的人出现!言辞犀利,句句戳中他的心窝!

林轻吟
2025-09-14 09:13:39
人在家中坐,万元账单巴西来!浦发信用卡被集中盗刷之谜

人在家中坐,万元账单巴西来!浦发信用卡被集中盗刷之谜

新京报
2025-09-15 09:38:15
0:6惨败!3人梅开二度!巴萨收获颇丰,切尔西成笑话:还4000万?

0:6惨败!3人梅开二度!巴萨收获颇丰,切尔西成笑话:还4000万?

话体坛
2025-09-15 05:56:43
互撕、故障!中德车企慕尼黑对弈,百年BBA慌了?

互撕、故障!中德车企慕尼黑对弈,百年BBA慌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9-12 22:35:07
“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最新进展: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秦代石刻

“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最新进展: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秦代石刻

封面新闻
2025-09-15 12:32:15
原来这两位央视主持人是夫妻?低调了20年,如今一家三口太幸福了

原来这两位央视主持人是夫妻?低调了20年,如今一家三口太幸福了

古木之草记
2025-09-12 20:02:17
安徽一男子离奇失踪,弟弟转身娶了嫂子,8年后说出可怕的真相

安徽一男子离奇失踪,弟弟转身娶了嫂子,8年后说出可怕的真相

坦然风云
2025-08-14 09:28:11
2025-09-15 15:12:49
向航说 incentive-icons
向航说
坐下来,听我讲讲你不知道的科技奇闻故事
1379文章数 5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罗永浩回应西贝道歉信:顾客虐你什么了 谁虐谁呢

头条要闻

罗永浩回应西贝道歉信:顾客虐你什么了 谁虐谁呢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知名男演员官宣三胎

财经要闻

西贝发布致歉信:10月1日前完成整改

科技要闻

小米新旗舰跳过"16",雷军称正面迎战苹果

汽车要闻

空间、科技、驾控全在线 Q5L现款优惠不容错过

态度原创

旅游
时尚
本地
教育
健康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事实证明,中年女人穿衣掌握好这3个技巧,优雅感挡都挡不住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教育要闻

一道初中数学竞赛题,看似复杂,其实不难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