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话形容张核子的 “核酸帝国” 再合适不过,被称 “核酸大王” 的他,半年就揣进4.5亿,手握庞大检测帝国,造了个让人咋舌的富神话。
可名利场上没有什么一份风顺,他后来不光多次被曝违规,还敢搞造假,最后口碑彻底崩了,还成了 “老赖”,这结局看着真让人解气!
三次风口
张核子生在典型的传统书香门第,爸爸是一位教理科的老师,日常除了给学生上课教书,其余时间都在琢磨科学事儿,对知识的信奉近乎执拗。
老张给孩子们起名字都不走寻常路,大儿子叫“核子”,二儿子叫“电子”,三儿子叫“原子”,意思很明确,希望他们长大能往科学的路子走,哪怕不能惊天动地,也要干点实实在在的事。
他没让他爸失望,一九九零年就考进了中国医科大,还成了国内最早一批钻究基因的研究生,等毕了业,他直接去了深圳市公安局,就在DNA鉴定科里干活儿。
那时候,他不仅端上了人人眼红的铁饭碗,还参与搭建了国内最早的一批DNA鉴定体系,可以说事业前途无量。
可问题是,体制内的安稳和死板,留不住他躁动的心,别人满足于一份稳定的薪水,他却总觉得外面有更大的舞台。
第一次改道是在2000年前后,当时国内房地产热得冒烟,高档别墅和豪华会所遍地开花,他看准机会,干脆辞职下海,和妻子巴颖合伙开了一家叫“红宝石”的别墅装饰公司,专门做高端装修。
城市化浪潮一来,这行简直是印钞机,他很快就靠这一波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可他不是那种躺平数钱的人,2012年国外吹来基因检测的风口,国内还鲜有人入局。
张核子立马嗅到机会,果断把装修生意出手,凑人开了 “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这回算重操旧业,他懂行有优势,当时市场需求才刚起来,没几年公司就见了盈利,还在沈阳建了研究院。
尝到甜头后他又琢磨起了规模化扩张,二零一六年他推出“基因小屋”计划,门槛压得极低,代理商交点钱就能挂上牌子,全国一夜之间布点。
短短两年全国已有900多个代理商、400多家门店,轻资产打法、疯狂复制模式,让他提前演练了一个庞大的基因商业帝国。
不过真正把他推到风口浪尖的,并不是装修生意,也不是基因小屋,而是他捕捉到的第三次大机会,那个时代最特殊、也最刺激的风口。
半年圈钱4.5亿
2020年公共卫生危机突然爆发,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政府很快决定让民营机构一同参与抗疫,缓解巨大检测压力。
张核子一下子反应过来,这市场大得没边儿,二话不说就带团队把公司业务全转向核酸检测,还亲自跑到武汉,赶在第一波当起了 “急先锋”。
他没有凭空摸索,而是把当年“基因小屋”的那套加盟模式原封不动搬过,核心思路很简单:拼速度拼规模,谁跑得快,谁能最快在全国站稳脚跟,谁就能拿到最多的地方政府订单。
于是一场疯狂扩张的行动开始了,别人还在犹豫,他已经在全国疯狂注册公司,光是2022年一年,他名下就新成立了16家核酸检测公司。
检测点跟雨后春笋似的扎堆冒出来,不管是一线大城市,还是三四线小地方,都能看着挂着 “核子基因” 牌的实验室,这速度快得让同行都看愣了。
这数据是真够吓人的,据统计他的检测业务累计完成超七亿人次,就20年下半年,公司营收直接冲到4.5亿元,短短两年时间,他不光搭起了庞大的 “核酸帝国”,还被媒体捧着叫 “核酸大王”。
对着镜头,他反复念叨 “这是替国家分忧,不赚国难钱”,语气特严肃,跟真没半点私心似的,但其实他还是走老路子:搞轻资产加盟,靠代理商铺把市场铺开。
这样确实能跑得快,但也把风险留到后头,检测行业本来就对质量要求极高,可在他的打法里,质量、责任这些东西全被摆在了速度和利润之后。
那时候,外人只看到他和他的公司风光无限,却没人想到正是这套粗放的扩张模式,埋下了后来信誉崩塌的地雷。
核酸大王被官方点名打脸
企业一旦把利润建立在透支社会信任的基础上,崩塌只是迟早的事,2022年11月,一纸官方通报点燃了这颗定时炸弹。
兰州卫健委直接点名核子华曦实验室:转运阳性感染者时,发现有人健康码竟显阴性,原是实验室人员马虎,把异常者信息错录进阴性名单上传了,大伙一下炸了:天天排队做核酸,结果就这么糊弄?
随着媒体跟进,更多黑料接连冒出:济南分公司谎报检测结果,兰州另一分公司伪造医学文书,深圳总公司也因为报告造假被罚过。
事实像一记记重锤,彻底砸穿了张核子所谓“偶然失误”的说辞,公众怒了,他们遵守防疫规则,却被这些逐利的公司当猴耍。
舆论的怒火很快延烧到人身,一个叫“张姗姗”的名字突然火了,她名下居然挂着30多家核酸机构,而背后正是张核子。
网友顺着线索深挖,张核子和巴颖的老底全被翻出来了,这对医科出身的夫妻先搞装修,后来开了核子基因,疫情期间疯狂开实验室,网友发现 “核子公司开到哪,疫情就爆到哪”。
到这一步,他的社会信用已经清零,疫情结束后,核酸需求骤减,他的“帝国”瞬间失去了支撑,2023年他高调宣布转型,成立武汉核子农业科技公司,吹起要做农业和预制菜全产业链的牛。
可市场根本不买账,质疑声满网飞,“他搞的预制菜,你敢往嘴里送吗?”
这句话直接让新业务胎死腹中,崩盘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上演,21家公司接连注销,直播带货全年挂零,连20多万的员工工资都付不起,最后被法院贴上“老赖”的标签。
面对外界质疑,张核子还嘴硬,说“让时间去证明”,可时间已经给出答案:市场抛弃你,法律制裁你,社会不再信任你。
他父亲当年给他取名“核子”,希望他能为国家贡献力量,结果他用专业知识和商业嗅觉,换来的不是荣耀,而是一场透支社会信任的闹剧,网友一句话点透:“国难当头搞欺骗,谁还敢信你?”
这就是对他落幕的最好注脚。
参考资料
凤凰网财经——核酸大王变追债狂人,张核子起诉多地卫健局
界面新闻——“核酸大王”张核子转行卖大米
每日经济新闻——张姗姗背后的深圳核子基因:核酸检测屡出问题,全国多地招采样员,三线城市月薪可过万
新浪财经——张姗姗背后:张核子和他的“核酸版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