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加拉罕宣言:无偿归还沙俄抢占中国的所有领土,为何苏联没有执行

0
分享至

晚清时期,因为列强的掠夺,我国失去了大量的土地,其中抢夺我国土地最多的国家就是沙俄

从1858年的《瑷珲条约》到1881年的《中俄伊犁条约》,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对方的嘴中肉,盘中餐。



这是无数国人心目当中永远的痛,也是无数国人心目当中永远的恨,无论是谁,都渴望将那些失去的土地重新拿回来。

其实,前苏联在建国不久,在列宁的倡议下,其曾打算归还我国这些土地。

后来又是因为那些事情的影响,这部分土地迟迟没有归还呢?



历史的问题

当时,前苏联的驻华大使在列宁的授意下,发表了《加拉罕宣言》

在这份宣言里,加拉罕明确表示:

苏联将废除沙俄与我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放弃中东铁路的特权与庚子赔款,并归还中国的土地。



彼时,苏联刚刚从十月革命中走来,同样是一个新兴的政权。

列宁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国内的稳定,使得新政权能够平稳地着陆,而不是早夭于襁褓之中。



为了尽快退出一战,列宁不得不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合约》,公开表示自己将退出协约国阵营。

战争已经开启,不放点血出来,怎么可能让你全身而退呢?



德国一下子要的经济赔偿数额为60亿马克,又割占了立陶宛、乌克兰与库尔兰等土地。

同时,又强行拿走了苏俄在芬兰与波兰的管辖权,德国之所以想要走这两块土地的管辖权,一是因为这两块地方人口众多

高达5000万人,可以有效地帮助部队补充兵员,二是因为这个地方煤炭产量丰富,可以有效地为部队进行能源补充。



协约国对苏俄单方面撕毁条约也十分不满,这等于是破坏了战争的平衡局面,会让这些国家的利益受损。

加之苏俄的制度变了,在意识形态方面与他们截然不同。

当时的苏俄可谓是众矢之的,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尽快找到盟友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列宁自然把目光转向了我国,可要获得我国的支持,总不能空着手来吧?

刘备拜访诸葛亮还三顾茅庐呢,必须得让北洋政府看到诚意啊!

这才有了《加拉罕宣言》,这份宣言仅仅是一个示好,并没有实质性的动作,苏俄也不会作出实质性的动作。



因为与德国签订的赔偿条约,再加上英美日等协约国的针对,其国内的形势也不容乐观。

此时,若是再把土地归还给我国,势必会激起国内民众强烈的民族情绪。

话又说回来,北洋政府自身都难自保,根本没有与苏俄资源置换的筹码,人家凭什么白白送给你这样一个好处呢?



我国当时学生与工人运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民族情绪同样十分高涨,苏俄的这份宣言无异让国内的民众看到了这个新兴的政权。

之所以马克思主义能进入我国,这份宣言应该起到了部分的正面导向作用



当然,他们肯定不会真的偿还给我们土地,还真没有听说过谁能把吃到肚子里肉给吐出来。

果不其然,在第二次重申这份宣言时,苏俄表示究竟要如何归还我国的土地,还需要同我国进一步商榷具体事宜。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明摆着就是借口,难道其还要给我们利息不成?

到了第三次重申《加拉罕宣言》时,其终于露出了最终的尾巴,他们不仅删除了部分内容,而且再次提到了旧条约。



当然,也不能因此就骂人家,毕竟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

当时的北洋政府的确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一个连民族独立都没有实现的国家,凭什么要求别国给你尊严呢?

能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这也是当时我党探索出一条救国之道。



时至今日,再提到这些历史事件到底还有没有意义呢?

正确的路

就目前而言,正值中俄双方的蜜月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正在全力打压我们。

当前在提到领土争端的问题有些不合时宜,其一,这部分土地已经通过了国际法理,双方不再存在领土的争端。



不要说什么遗忘历史,抛弃国耻之类的话,激进的民族主义能使我们这个国家更加富强吗?

爱国不是单一的收复失地,而是要考虑到事情的方方面面。



说到底还是要让自己的拳头硬起来,你拳头不硬,只是一味地强干、蛮干,最后不仅无法收回失地,反而会失去更多的土地。

不仅会失去更多的土地,更会使得自己在国际社会孤立无援,到头来是弊大于利。

其二,中俄起冲突,正是美国最想看到的事情。



国际社会近来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证明,中方与哪一方合作,哪一方必然会变得强大,相反,另一方必然会因之受损。

在物理学上这叫能量守恒定律,地球的能量就这么大,不可能均匀地分散到每一个国家。

苏联当初之所以会解体,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与我国闹掰了。



尼克松抓住了这次机会,美国才能在国际社会中继续稳固自身的地位。

我国也有着自身的考量,不可能只是为了帮助他人,国家与国家交往的本质就是利益的本质交换。

目前而言,与俄罗斯的交往最符合我国的本质利益



在这样一个蜜月期,有些话题再提出来本就是不合时宜。

如同两位要好的朋友,经过数十年的颠沛流离,终于相逢一笑泯恩仇,大家罢手言和,把矛头对准了共同的敌人。

此刻,有一小人突然跳了出来,在我们的耳旁说道:“别忘记了他曾经对你的伤害。”



这个人就好比莎士比亚笔下的伊阿古,一门心思挑唆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之间关系,最后的结局就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悲剧。

当今世界各种变乱交织,在此时此刻,保持战略定力十分重要。

若是任由伊阿古等小人在一旁作祟,最终受苦的一定是中俄双方。



因此,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有些话题不适宜提起。

有人可能会说,难道这件事情就应该被遗忘吗?难道那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这样拱手让人吗?

非也,非也,还记得清朝康熙年间的《尼布楚条约》。



彼时是我强敌弱,清军在雅克萨反击战中,打败了沙俄的军队,而为了康熙为了显示天朝的恩威,才做出了让步。

目前解决不了的问题,时间会给出答案。



当前,我们必须要这么理解,沙俄是沙俄,俄罗斯是俄罗斯,不能把沙俄的问题推到俄罗斯的头上

因为这符合当前我国的根本利益,可是在国际社会之中,各种关系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就像历史上我们也曾与前苏联之间决裂过,若是到了那样一个利益关系之中,彼时我国的国力十分强盛。

完全有能力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时,又会有另外一种说法出现。

如同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合纵连横互相变化,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



聪明的上位者会走一步看十步,愚蠢的上位者则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这就是按照规律办事。

若是人力非要插一杠子,就是在逆规律而办事,这种做法不仅对国家无益,最终也会受到人民的谴责。



因此,在当前这么关键的时刻,我们一定不能走错。

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以“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劲,以“深谋远虑,未雨绸缪”的考量,走出一条最适合自身的路子。

参考资料:

1、列宁缘何主张签订丧权辱国的《布列斯特和约》——《历史学习》2001年第11期13-13,共1页



2、刘建美 《加拉罕:中苏关系史上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的标志性人物》



3、熊斌 《苏三次对华宣言与北京政府的外交应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冰雅忆史 incentive-icons
冰雅忆史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心创作。
514文章数 2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财长声称中方提出非常"激进"要求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美财长声称中方提出非常"激进"要求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日常穿衣其实一点都不难,看看这些气质女性,穿得大方高级

教育要闻

9月13日雅思大作文示范写作 | 面对面开会:好处多过坏处?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三人伪装"外卖员""钓鱼佬"窃取军事秘密 详情公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