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策展人/艺术家吴少英和深圳策展人冯延将于9月19日至11月16日联合呈献《雅古纳之塔》,展览获甄选为“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2025”「本地策展计划」之一。展览场地是一座经过岁月洗礼的小楼(澳门大井巷3号),位于历史城区内的凉水街(即凉水井村旧址),此乃「清初六家」之一、天主教徒吴历初到澳门的落脚地。雅古纳,是吴历的葡文名,他在澳门的三年间研习拉丁文与神学。
两位策展人率领两地跨领域创作者,以装置、影像与行为艺术启动旧城社区,利用建筑物本体创造一个文化对话的场域,重塑澳门的文化记忆。展览分为「时间的注视」、「拆解与重构」和「情感的赋权」三个单元,探讨澳门如何在文化裂缝中生成新的创造性转化。
策展人馮延 (深圳) Feng Yan (Shenzhen), Curator
冯延表示:「三百多年前,明末清初画家、天主教徒吴历初抵澳门凉水井村,计划前往欧洲却最终未能成行。这座中西交织的城市,成为他精神蜕变的关键驿站。文人风骨与精神转化在此交融,其艺术和精神实践成为全球化初期文化碰撞的生动线索。三百年后,一位澳门同为天主教信仰的艺术家在凉水街社区内翻新一栋小楼,牵起这段往事。当本次“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2025”总策展人冯博一提出『嗨,你干什么来了?』这个跨世纪的问询,催生出这次艺术实践。」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
姜軍 (北京) Jiang Jun (Beijing)
姜军(北京)《数据诗笺》:以吴历传世诗词为母本,通过AI算法生成兼具历史基因与当代语境的新图像文本。
劉向博 (上海) Liu Xiangbo (Shanghai)
刘向博(上海):
《音砖十字》:将吴历《天乐正音谱》重塑成纸砖,与回收砖块构成具象信仰符号。
100×100未竟之室》:采集上海吴历墓地旧址的信息,将历史残痕凝固为可搬运、可重组的微型单元,运至澳门展场。
李鳳瑩 Veronica Lei Fong Ieng
李凤莹 (澳门)《玫瑰敬礼》:以蜡、木片与锡纸为媒介,构建起与吴历跨时空的精神对话。
吴少英(澳门):
《流动的复调》:教堂彩色玻璃的神性基因与东方抽象水墨在自然光线中共舞,幻化为空间的视觉情愫。
《云下的空》:以流体算法转译本地气象数据呈现数字水墨流动,营造一个精神疗愈空间。
《光量之瞳》:将水墨创作实验延展到光影与空间维度,在封闭的空间内折射出一个混沌中的秩序。
柯智伟(澳门):
《弥散的神圣:数字与肉身之间》:以当下12种人类存在状态为样本,通过数字立体扫描的动态误差形成畸变影像。
《未被书写的祷文》:艺术家通过解构重组多元信仰符号及3D扫描信仰场所图像呈现在空间中,借澳门多元文化重构与历史记忆的当代共振。
雷诺文 (澳门)
雷诺文 (澳门)《声韵拓影》: 艺术家的声音演唱通过麦克风实时触发动态画面,无形声波在作品中用算法生成流动视觉影像投影在室内。
展览全体成员《圣痕之顶》:以流动的光影重写日常的神性维度,继续吴历在这座城市的故事。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雅古纳之塔》
时间:9月19日至11月16日(逢周一休馆),中午12:00 –晚上7:00
地点:澳门大井巷3号
策展人:冯延(深圳)、吴少英(澳门)
统筹:陈頴蓝(澳门)
艺术家:姜军(北京)、李凤莹(澳门)、刘向博(上海)、雷诺文(澳门)、吴少英(澳门)、柯智伟(澳门)
加料活动:
开幕酒会+音乐表演
演出者:雷诺文
日期:9月18日(周四)
时间:下午6:30 –晚上7:30
音乐表演(时长约25分钟)
演出者:雷诺文
日期:9月20日(周六)
时间:下午4:30 – 4:55
公众普通话导赏
日期:展期内逢周日
时间:下午3:00
指导:澳门特别行区政府社会文化司
主办:澳门特别行区政府文化局
协办: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银河娱乐集团、新濠博亚娱乐有限公司、美高梅、金沙中国有限公司、澳娱综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永利澳门有限公司
鸣谢: 澳门新媒体艺术协会、澳门视觉艺术产业协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