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娃,原本平静的家庭可能会因为育儿观念的不同,在宝妈和老人之间掀起一些小波澜。下面这8件事,是宝妈们最容易跟老人争吵的焦点,快来看看是不是深有同感。
喂养方式
辅食添加过早或过杂
老人心疼孩子,总觉得孩子早早吃辅食能长得快。于是,可能在宝宝还不到6个月时,就急着添加辅食。宝妈则知道,宝宝消化系统未发育完善,过早添加辅食易引发消化不良、过敏等问题。还有的老人添加辅食时,不遵循由少到多、由单一到多样的原则,一下子给宝宝吃多种新食物,宝妈担心宝宝肠胃接受不了,从而产生矛盾。
追着喂饭
老人怕孩子吃不饱,常常追在孩子屁股后面喂饭。孩子边跑边玩,老人就边哄边喂。宝妈却明白,这样会让孩子养成不良饮食习惯,注意力不集中,不利于自主进食能力的培养。宝妈希望让孩子坐在餐椅上,定时定量吃饭,由此双方容易产生分歧。
睡眠习惯
摇晃哄睡
宝宝不睡觉,老人习惯用力摇晃哄睡,觉得这样能让宝宝快速入睡。但宝妈了解到,过度摇晃可能伤害宝宝的大脑,影响智力发育。宝妈更倾向于用轻柔安抚、唱摇篮曲等温和方式哄睡,这就导致宝妈和老人在哄睡方式上争吵。
搂着宝宝睡
有些老人喜欢搂着宝宝睡觉,觉得这样宝宝有安全感。然而,宝妈担心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影响宝宝呼吸,且大人翻身时可能会压到宝宝,存在安全隐患,因而不赞同这种做法,引发矛盾。
穿衣保暖
穿得过多
老人总觉得孩子“火力弱”,怕孩子冻着,给孩子里三层外三层地穿。宝妈却知道,孩子新陈代谢快,穿得过多容易出汗,一吹风反而更容易着凉,双方在给孩子穿衣的多少上容易产生争执。
穿开裆裤
老人觉得穿开裆裤方便孩子大小便。但宝妈认为,穿开裆裤不卫生,孩子的私密部位容易感染细菌,而且不利于孩子隐私意识和自主排便意识的培养,从而产生分歧。
疾病护理
滥用土方
宝宝生病时,老人可能会用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土方,比如给宝宝喝“黄连水”去火,用母乳洗脸治湿疹等。宝妈担心这些土方不仅治不好病,还可能延误病情,伤害宝宝身体,与老人的做法产生冲突。
过度用药
宝宝稍有不适,老人就着急给宝宝吃药,认为这样能好得快。宝妈则明白,是药三分毒,滥用药物可能对宝宝身体造成损害,应根据医生诊断合理用药,双方因此容易争吵。
玩具选择
不注重安全
老人给宝宝买玩具时,可能更看重价格和趣味性,忽略了玩具的安全性。比如买一些带有小零件的玩具,宝宝可能会误食。宝妈则会仔细查看玩具的材质、适用年龄等安全指标,在玩具选择上与老人产生矛盾。
保留危险旧玩具
宝宝小时候玩过的一些有安全隐患的旧玩具,宝妈觉得该扔掉了,比如掉漆的玩具车、线头松散的毛绒玩具。但老人觉得还能用,舍不得扔,这也容易引发宝妈和老人之间的争吵。
教育方式
过度溺爱
老人对孙辈往往疼爱有加,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犯了错也不舍得批评。宝妈却希望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不能一味溺爱,否则不利于孩子成长,由此引发教育方式上的分歧。
教育观念陈旧
老人秉持一些传统教育观念,比如“棍棒底下出孝子”。宝妈则更推崇科学教育,注重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双方教育理念的差异容易导致争吵。
卫生习惯
不注意口腔卫生
老人可能觉得宝宝还小,不用特别注意口腔卫生。宝宝吃完东西后,不及时清洁口腔。宝妈知道,从小培养口腔卫生习惯很重要,不然容易引发龋齿等问题,在这方面与老人意见不一。
清洁用品混用
老人可能会把大人和宝宝的清洁用品混用,比如用大人的毛巾给宝宝擦脸。宝妈则明白宝宝皮肤娇嫩,需要专用的清洁用品,避免交叉感染,从而产生矛盾。
电子产品接触
过早接触电子产品
老人带孩子时,有时为了哄孩子安静,会过早给孩子看手机、电视。宝妈深知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对孩子视力和大脑发育都不利,想限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这就和老人的做法产生冲突。
宝妈和老人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但由于时代不同,观念存在差异。面对这些分歧,大家不妨心平气和地沟通,相互理解,以科学育儿为目标,共同为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