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界巨擘到失信被执行人,这对父子在沉沦之路上越走越远。
一夜豪掷上亿赌资,价值两亿的名车视若玩物,单瓶售价50万元的佳酿成为日常饮品。
耗尽百亿家底的父子二人,已然成为众矢之的。
这对父子究竟何许人也?如今又过着何种生活?
![]()
父亲担任中国稀土集团主席,母亲则是副主席,借助父母的显赫地位,蒋鑫头顶"稀土太子"的光环。
然而这种与生俱来的"荣耀"并未带来好运,一张照片就将整个家族拖入舆论漩涡...
![]()
2018年,被称作"上海四公子"之一的蒋鑫,在社交平台晒出一张价值40余万元的天价账单。
菜单显示:数万元一斤的野生大黄鱼,上千元一片的牛排,以及鳄鱼汤等珍馐美味。
![]()
更令人咋舌的是,这场奢华盛宴中还有一瓶标价50万元的顶级红酒,服务费高达3.7万元,单个服务员就获得数千元小费。
这不过是"稀土太子"奢华生活的一个缩影。
据悉他痴迷跑车收藏,车库中停放着价值超2亿元的顶级豪车组成的"车队"。
不过这些豪车多数沦为摆设,他更热衷于静静欣赏而非驾驶。
![]()
按常理推测,面对儿子如此挥霍,父亲理应保持清醒。但事实恰恰相反,"稀土大亨"蒋泉龙同样行事高调!
谁能想到这位"稀土传奇"仅接受过四年半正规教育?
或许受过系统经济学训练的人从商更易成功。
但未受正规教育者同样可能实现阶层跃迁。
蒋泉龙从只读过四年半书的寒门少年,成长为掌控中国稀土行业的龙头企业掌舵人,其经历堪称传奇。
![]()
1952年生于江苏宜兴的蒋泉龙,与那个时代多数青年一样,在当地工厂担任普通工人,领取微薄薪资。
通过多年打拼,他从职场新人蜕变为技术骨干,并升任副厂长。
然而他不甘于现状,最终选择辞职,与妻子返回故乡创业。
![]()
他向亲友筹借3000元启动资金,开启创业之路。
当时国内工厂稀缺,他恰好抓住了历史机遇。
经过三年发展,工厂规模不断扩大,他也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
这次成功激发了他的进取心,出差期间接触到"稀土"这一战略资源。
他果断抓住机遇,迅速成立稀土公司,并投资建设专业冶炼厂。
![]()
尽管初期遭遇严重亏损,但攻克技术难关后,企业迅速扭亏为盈。
稀土带来的财富持续增长,到90年代初,其资产已突破亿元大关。
在万元户尚属稀有的年代,他已然成为屈指可数的亿万富翁!
![]()
1999年经过资本运作,其稀土工厂转型为"宜兴新威公司",启动港股上市计划。
上市成功后更名为"中国稀土控股集团",成为中国首家港股上市的稀土企业。
2001年以11.1亿元资产跻身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第39位,获封"稀土大王"称号。
据传至2013年时,其财富已达103亿元,迎来人生巅峰。
然而"上梁不正下梁歪",当蒋鑫大肆挥霍遭人诟病时,蒋泉龙同样劣迹斑斑。
![]()
早在2007年,蒋泉龙的稀土企业就已显露危机征兆。
稀土价格暴跌叠加重大决策失误,导致企业陷入持续七年亏损的困境。
危难时刻,蒋泉龙却选择了一条致命歧途...
![]()
2014年一封来自新加坡赌场的"法律通知函"送达到蒋泉龙手中。
新加坡赌场向香港法院提起诉讼,追讨高达1.08亿港元的巨额赌债。
调查显示蒋泉龙在2013年间,通过赌场累计借贷竟达5.3亿港元!
![]()
赌博丑闻曝光后,其稀土帝国彻底失去复苏可能。
短短十年间,蒋泉龙、蒋鑫父子耗尽百亿家产。
负债累累的蒋泉龙于2024年被清除出董事会,失去赖以维系的权力基础。
有消息称父子二人早有准备,提前规划了退路。
![]()
调查发现他们已将主要资产转移海外,在"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股权架构中找不到父子任何持股记录。
曾经辉煌的稀土企业沦为"空壳",工厂倒闭,数以千计员工失业。
自2024年11月26日起,蒋泉龙拒绝偿还债务,回避所有沟通,最终沦为失信被执行人。
![]()
与父亲的狼狈收场形成鲜明对比,蒋鑫至今仍维持着光鲜形象,今年8月还接受过媒体专访。
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老赖"标签始终伴随蒋泉龙,往日积累的商业声誉荡然无存。
如今父子二人踪迹难寻,去向成谜。若当初能妥善经营稀土企业,克制挥霍欲望,或许今日仍在续写稀土行业的传奇篇章。
信息来源: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