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救命!乾隆的“烂诗”终于有用了…还真帮上科学家忙了~

0
分享至

当名震文坛的韩愈写下“江豚时出戏,惊波忽荡漾”时,他或许也不会想到,江豚灵动的身影在长江的雾霭中已愈发罕见。更不会想到,千年后的晚辈会从他们的诗作中打捞起这段跨越1400年的生态记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梅志刚团队与复旦大学合作,从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遴选出 724 首提及长江江豚(

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
)古诗词,用于重建江豚的历史分布范围。从盛唐的水间嬉戏到当代濒危预警,长江江豚的沧桑轨迹,在诗与科学的对话中缓缓铺展——这既是一曲自然的悲歌与警醒,也是一场文化与生态的跨时空共鸣。


捕食中的长江江豚(图片来源: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

Part.1

以诗为镜:平仄里的生物记录

长江流域的舟楫声中,藏着中国文人最细腻的自然观察。自古以来,迁客骚人行路之时,水路无疑是在崇山峻岭间的捷径,沿途山水便成了诗词素材。而长江江豚因体型较大、常浮出水面呼吸,便自然成为诗行里的常客。

研究团队通过系统检索历代诗歌中江豚的踪迹。细心纳入了“豚”“江豚”“江猪”“䱐”“䱡”等关键词并剔除歧义——比如区分指代家畜的“豚”与水中江豚。当然,相似种的区分也难不倒诗人们。早在《尔雅》已明确区分江豚与白鱀豚

Lipotes vexillifer
;北宋孔武仲在《江豚诗》中更直白写下“黑者江豚,白者白鱀”,证明文人对这两种水生动物的观察已足够精准。

层层筛选后,724首可靠的“江豚诗”浮出水面。其中50%(362首)有具体的地理位置,78%(281首)指向长江干流,14%(51首)见于支流,8%(31首)落于湖泊(参考文献[1])。这些诗句如同一枚枚时空邮票,为科研提供了重建历史分布的关键线索。团队将长江流域划分为1056个30×30公里的网格(以应对千年地貌变迁的复杂),通过空间建模得出结论:江豚分布范围从唐朝的169个网格锐减至现代的59个,1400年间收缩了65%。诗行里的零星记录,被科学拼贴成一幅清晰的生态变迁图。


长江江豚最小潜在分布范围在A唐代、F现代的空间分布。(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Part.2

盛唐水韵:“江豚时出戏”

“江豚涌高浪,枫树摇去魂”这是唐人元稹笔下的长江日常。尽管研究中仅筛出5首提及江豚的唐诗,但寥寥数笔已勾勒出鲜活的生态图景。唐朝江豚的活动范围覆盖了长江中下游及周边湖泊,彼时的长江,干流与支流、湖泊血脉相通,江豚可自由穿梭觅食、繁殖,169个网格的分布范围,正是盛唐长江生态良好的最佳注脚。

这些写下不朽诗篇的唐代诗人,或许在无意中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自然观察者”。他们在“歌以咏志”的抒情过程中,以诗为笔,为后世记录下了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珍贵历史画面。

Part.3

宋元江湖:“江豚吹浪腥”

进入宋朝,江豚在诗中的身影渐密。38首诗词里,“水鸟眠沙黑,江豚吹浪腥” “雁影落纷纷,唤起江豚”的描述,勾勒出江豚与水鸟共生的画面。此时的江豚分布虽较唐朝缩减,但仍活跃于长江干流及周边湖泊,尤其在江南水乡的诗行里,江豚吹浪的气息成了江湖的标志性符号。

到元朝时,江豚虽仍在干流活跃,但支流与湖泊的记载开始减少。许是由于逐渐成熟的农业开发,江豚的栖息环境正发生着微妙的改变,滔滔江水之上已开始泛起了生态扰动的涟漪。


长江江豚最小潜在分布范围在支流及湖泊的变化趋势(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Part.4

明清余晖:“豚逐银波月色浮”

明清两代是“江豚诗”的黄金时代。明朝177首、清朝477首的记载,几乎让江豚成了文人笔下最熟悉的水中生灵。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记录者”之一,便是创作了35000余首诗的乾隆皇帝——他在南巡时镇江游览时写下了“豚入息风银月澄,龙出听讲黑云起”为江豚分布留下了珍贵记录。


本图展示了乾隆的诗作与南巡如何为长江江豚提供了记载。(A)乾隆皇帝沿长江巡游的示意图;(B)提及长江江豚的乾隆诗作中文原文(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此时江豚的分布网格仍达142个,虽较唐朝减少,但仍是现代的2.4倍,长江流域的干流、支流与湖泊中都有它们的踪迹。然而,在繁荣景象的背后,生态危机已悄然滋生。自19世纪中期起,随着人类在长江流域活动的不断扩展,不经意间阻隔了支流与干流的自然连通。江豚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正逐步受到侵蚀,其命运的转折,也在无声无息中悄然启幕。


长江江豚最小潜在分布范围在D明代、E清代的空间分布(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Part.5

百年骤变:从诗中常客到极危物种

从清朝的142个网格到现代的59个网格,江豚分布范围在短短一个世纪内“腰斩”:长江干流分布从唐朝到现代减少33%,而支流和湖泊中,这一比例高达91%(参考文献[1])。曾在诗中“夜拜风”“任沉浮”的江豚,如今已难觅踪影。


长江江豚历史最小潜在分布范围的总体趋势(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与江豚命运相似的,还有长江其他“水中国宝”。白鱀豚

Lipotes vexillifer
和白鲟
Psephurus gladius
已在近几十年功能性灭绝,淡水巨型动物的集体衰退,构成了长江生态系统的“无声悲歌” (参考文献[3]) 。江豚的故事,只是这场全球性淡水生态危机的一个缩影。

Part.6

诗与科学:跨越时空的生态对话

当科研人员将诗歌中的“豚影”转化为科学数据,一场文化与科学的奇妙对话就此展开。古代诗人或许从未想过,他们笔下的“江豚吹浪”会成为千年后生态研究的证据,并填补历史数据的空白。

这种“文化+科学”的方法,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开辟了新路径。历史文献与艺术作品不仅能还原物种分布,还能为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研究提供线索(参考文献[4])。这些跨越千年的诗句,既是浪漫瑰丽的文化遗产,也是千年前长江生态的真实切片。

Part.7

余音:守护诗中的最后豚影

如今,长江江豚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物种,它们在长江中的身影愈发稀疏,正面临从现实中消失的危险。

但诗歌也给了我们希望。它提醒我们,长江江豚曾用千年以上的时间跨度证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能。近年来,长江禁渔、栖息地修复等措施的实施,让江豚身影时有回归。或许不久的将来,当我们乘舟江上,便能再遇见诗中“豚逐银波”的景象。


携带幼豚的江豚个体(图片来源: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

从唐朝的“惊波忽荡漾”到当代的濒危警钟,长江江豚的千年故事,藏在诗行里,也写在江面上。愿我们在浅斟低唱的同时也共同行动,让江豚的身影永远留在江面的波光与未来的诗行中。

参考文献:

[1] ZHANG Y, LIU J, ZHENG S, et.al. Range contraction of the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 inferred from classic Chinese poems[J/OL]. Current Biology, 2025, 35(9): R329-R330. DOI:10.1016/j.cub.2025.02.052.

[2] HUANG Z, LI H. Dams trigger exponential population declines of migratory fish[J/OL]. Science Advances, 2024, 10.

[3] HE F, SVENNING J C, CHEN X, et.al. Freshwater megafauna shape ecosystems and facilitate restoration[J/OL]. Biological Reviews, 2024, 99(4): 1141-1163. DOI:10.1111/brv.13062.

[4] TIAN H, STIGE L C, CAZELLES B, et.al. Reconstruction of a 1,910-y-long locust series reveals consistent associations with climate fluctuations in China[J/O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1, 108: 14521-14526. DOI:10.1073/pnas.1100189108.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张应超(生态学硕士)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立场

本文首发于中国科普博览(kepubolan)

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


推荐资源

关注使用“科学与中国”小程序,可观看以院士科普视频为代表的优秀科普视频,第一时间获取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科学节等科普活动报名信息。


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联系webmaster@kepu.net.cn

中国科普博览是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依托中国科学院高端科学资源,致力于传播前沿科学知识,提供趣味科教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孩子永远不会内耗?网友分享小孩治内耗的招,成年人看呆了

为什么孩子永远不会内耗?网友分享小孩治内耗的招,成年人看呆了

墙头草
2025-09-14 08:04:25
海底捞小便门后续:两位熊孩子家长背景曝光,家长:要倾家荡产了

海底捞小便门后续:两位熊孩子家长背景曝光,家长:要倾家荡产了

刘森森
2025-09-14 16:13:18
110年前,一位安徽人为兰州命名了一个非常高大上的地名

110年前,一位安徽人为兰州命名了一个非常高大上的地名

陇史荟王文元
2025-09-13 21:18:30
再过5年,180万的房产大概值多少钱?孙宏斌与王健林说法一致

再过5年,180万的房产大概值多少钱?孙宏斌与王健林说法一致

博览历史
2025-09-13 18:28:03
王楚钦重回世界第一!以4-0横扫夺冠,雨果超越张本智和升第三

王楚钦重回世界第一!以4-0横扫夺冠,雨果超越张本智和升第三

烧体坛
2025-09-14 20:30:51
灼灼韶华:宋萍太狠了!原来,这就是宋萍不给陈二顺生孩子的原因

灼灼韶华:宋萍太狠了!原来,这就是宋萍不给陈二顺生孩子的原因

阿讯说天下
2025-09-14 00:26:05
猴面包树在广东结果了,比非洲的还大!网友:好吃吗

猴面包树在广东结果了,比非洲的还大!网友:好吃吗

环球网资讯
2025-09-13 19:51:04
扛过去就是肖战,扛不过去就是于朦胧!终于体会到肖战那句话了

扛过去就是肖战,扛不过去就是于朦胧!终于体会到肖战那句话了

娱乐小丸子
2025-09-12 11:26:19
卡塔尔前王妃离奇去世:爱马仕RM成堆,却说奢侈品店买不到自由…

卡塔尔前王妃离奇去世:爱马仕RM成堆,却说奢侈品店买不到自由…

芳芳历史烩
2025-09-14 04:11:54
不会让你吃饱,但又饿不死,让你很难受。你敢歇息吗?

不会让你吃饱,但又饿不死,让你很难受。你敢歇息吗?

流苏晚晴
2025-09-10 20:22:42
连锁反应来了!卡塔尔公开感谢中国,红旗-9或重启,美罕见谴责以

连锁反应来了!卡塔尔公开感谢中国,红旗-9或重启,美罕见谴责以

文雅笔墨
2025-09-14 14:24:17
汪小菲赢麻了!万万没想到!麻六记赠送的糖葫芦都是现串现蘸的!

汪小菲赢麻了!万万没想到!麻六记赠送的糖葫芦都是现串现蘸的!

小娱乐悠悠
2025-09-14 12:30:28
战神回归!新机官宣:9月15日,正式发布登场!

战神回归!新机官宣:9月15日,正式发布登场!

科技堡垒
2025-09-14 12:01:53
网球名宿对阿尔卡拉兹美网夺冠后的前景表示担忧:别成为行尸走肉

网球名宿对阿尔卡拉兹美网夺冠后的前景表示担忧:别成为行尸走肉

搏击江湖
2025-09-14 20:30:23
大瓜!疑表姐发文:于朦胧准备出国,聚餐3男1女愿给赔偿,曝更多内情

大瓜!疑表姐发文:于朦胧准备出国,聚餐3男1女愿给赔偿,曝更多内情

扒星人
2025-09-13 12:09:47
​民调出炉蓝营地震!郝龙斌临阵退缩 傅崐萁遭质疑,赵少康悄然

​民调出炉蓝营地震!郝龙斌临阵退缩 傅崐萁遭质疑,赵少康悄然

比利
2025-09-14 16:48:38
堕落!中超传奇球星长期酗酒,女友被气走,如今后悔:酒精毁了我

堕落!中超传奇球星长期酗酒,女友被气走,如今后悔:酒精毁了我

国足风云
2025-09-14 10:09:34
邓文迪两个女儿拿到160亿财产!默多克正式分家产,豪门太精彩了

邓文迪两个女儿拿到160亿财产!默多克正式分家产,豪门太精彩了

巷子里的历史
2025-09-10 08:43:24
炸裂,网友爆料云南一地早上查酒驾,车主欲哭无泪,咋回事?

炸裂,网友爆料云南一地早上查酒驾,车主欲哭无泪,咋回事?

眼光很亮
2025-09-14 20:53:53
西贝事件再升级!袋装食品曝光,于东来下场,西贝后续操作惹争议

西贝事件再升级!袋装食品曝光,于东来下场,西贝后续操作惹争议

以茶带书
2025-09-13 14:36:58
2025-09-14 22:55:00
中国科普博览 incentive-icons
中国科普博览
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
4559文章数 2012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45岁二胎妈妈找工作:面试导购被卡年龄 就要45岁以下

头条要闻

45岁二胎妈妈找工作:面试导购被卡年龄 就要45岁以下

体育要闻

3次遭争议判罚!皇马向FIFA投诉西甲裁判

娱乐要闻

花泽香菜官宣离婚 结束与老公5年婚姻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亲子
游戏
时尚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教育要闻

知名大学院长被曝学术不端

亲子要闻

43岁男星官宣三胎

《DOTA2》2026年国际邀请赛将在中国上海举办

听说现在年轻人的家都“歪七扭八”的?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