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朱凯
近期,肥城市湖屯镇董庄村的采煤塌陷地正悄然焕发新生。这片闲置的土地上,一座高标准、全自动养殖棚拔地而起,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棚”,这背后离不开山东农担泰安管理中心与肥城农商行的金融合力。
董庄村部分土地受矿区塌陷影响,传统种植模式效益受限,如何盘活闲置资源、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成为村委班子的心头事。经过调研走访,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村委最终确定聚焦养殖业,通过建设现代化养殖棚,让塌陷地“变废为宝”,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又为养殖户搭建起创业增收的平台。
项目推进中,资金难题成为关键瓶颈。养殖棚建设涉及场地平整、设备采购、设施配套等多个环节,前期投入较大。得知这一情况后,山东农担泰安管理中心主动对接,联合肥城农商行深入村里开展调研,结合养殖户需求和项目规模,量身定制金融支持方案,最终为项目提供40万元贷款,及时填补了资金缺口。
如今,这座存栏量可达3.3万只的养殖棚已顺利建成。棚内配备全自动喂料、饮水、温控、清粪等设备,不仅大幅降低人工成本,还能精准控制养殖环境,提升畜禽养殖效率和品质。养殖户李大哥算起了经济账:“以前零散养殖规模小、风险大,现在有了高标准棚和金融支持,一年下来纯收入能比原来翻好几番,心里踏实多了。”
从闲置塌陷地到高效养殖区,董庄村的转变是金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缩影。下一步,山东农担泰安管理中心与肥城农商行将继续聚焦农村发展痛点,推出更多精准化金融服务,让更多乡村项目借势“起飞”,为地方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