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贞 观 108 坊 」
一条通知,激起千层浪。成都两项高速收费到期后直接免费通行的决定,成为西部省份首个“吃螃蟹”的案例。
2025年9月4日,四川省交通厅的一纸通告引发热议:成绵高速公路、成都城北出口高速公路收费到期,对所有车辆免收通行费。这意味着,行驶在这103公里高速路上的车辆,不再需要为此支付一分钱。
来源/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这则看似普通的通知,实际上打破了多年来高速公路收费到期后“变相延期”的潜规则。成都因此成为西部首个对到期高速实行免费通行的省会城市,打响了中国西部地区高速公路收费改革的“第一枪”。
01 破冰之举,西部首现高速免费通行
细读四川省交通厅的通知,两条停止收费的高速公路各有来历。成绵高速全线长约92公里,是四川省第一条中外合作建设的高速公路,由四川高速公司与香港新中公司合作修建,双方共同投资13.5亿元,1998年12月建成通车。
与之相连的成都市城北出口高速全长10.35公里,作为成都与成绵高速的连接线,同样于1998年12月投入运营。这两条路的经营期均为30年,如今收费期限届满,按照法律规定停止收费。
这本是依法依规的常规操作,但在中国高速公路收费史上却具有标志性意义。因为在此之前,多数高速收费到期后,往往会通过各种理由延续收费,或是“改头换面”继续收费。
02 潜规则,高速收费的“无限续杯”
“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是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初始模式。1980年代末,这一政策有效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推动中国建成了世界第一的高速公路网络。
根据相关规定,经营性公路收费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政府还贷公路不超过20年。然而,当一批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陆续到达收费期限后,出现了各种“变通”手法。
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中国最赚钱的大桥”——虎门大桥。这座大桥总投资30亿元,1997年通车后,仅用八年时间就收回了建造成本。设计车流量为日均8万辆,实际最高车流量却超过20万辆次。
近年来,虎门大桥单日收费就高达300~400万元,年均收入达12~15亿元。尽管投资早已收回,但收费期限仍“坚挺”至2029年。
类似情况在全国并不少见。一些高速公路通过改扩建、变更经营主体等方式,实现了收费期的“无限续杯”,形成了业内“心照不宣”的默契。
03 先行者,这些城市已迈出免费步伐
其实在成都之前,国内已有城市对高速公路收费进行了改革。广州市民可能已经注意到,2024年3月23日,广州环城高速北环段正式停止收费,至此广州环城高速实现全线免费通行。
来源/广州媒体的报道
这条位于广州市中心、全长约60公里的环线,分为东环、南环、西环及北环四段。其中东南西环路段早在2007年9月就已停止收费,当时是通过国有企业收购后,将道路等级由高速公路调整为城市快速路。
更早开先河的是深圳的“梅观高速”。2014年3月31日,深圳政府以27亿元代价“赎回”了这条全长19.3公里的高速公路,成为全国高速公路运营期内免费化改革的首例。
免费化之后,深圳市政府立即启动了市政化改造:拆除五个收费站、调整限速标准、优化道路功能释放,使沿线20.88万平方米土地成为可开发用地,为城市发展释放了巨大空间。
04 巨大效益,免费高速带来的多重红利
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广大车主和物流企业。以成都这次免费的两条高速为例,预计每年可为通行车辆节省数亿元的通行费用。
但经济效益远不止于此。更深远的影响是:降低了区域物流成本,提升了经济活力;缩短了心理距离,加快了城市群融合;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产业布局优化。
广州环城高速免费后,日均车流量超过42万辆,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最繁忙的城市快速路之一。它不仅缓解了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还实现了道路资源的合理调配,促进了广佛同城化和广深联动发展。
深圳梅观高速免费后,沿线2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被释放出来,为深圳这座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空间。这些隐性收益,远远超过了当初赎回高速的27亿元投入。
05 未来之路,高速免费何去何从
随着我国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陆续到达收费期限,如何处置这些道路,将成为各地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成都的破冰之举提供了一种思路:依法依规停止收费,还路于民。但现实中,各地情况千差万别,需要综合考虑建设成本、维护费用、债务情况等多种因素。
来源/记录者照片
对于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债务负担较重,简单的一停了之可能增加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这就需要创新思路,通过综合开发、资产重组、PPP模式等多种方式,平衡公益性与经营性之间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新技术也为高速公路运营提供了新可能。电子收费、智慧交通、车路协同等技术的应用,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通行效率,为未来高速公路的低成本甚至免费运营提供技术支撑。
西安绕城高速日均车流量早已超过40万车次,收费到期后何去何从?陕西众多收费公路是否会跟进免费政策?
这不仅是交通问题,更是一场关于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短期收益与长远发展的深刻博弈。成都打响了“第一枪”,下一个会是谁?
点击关键词 看看我们做过什么
中国城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