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南沐,一家软件开发公司负责人。
2025年6月26日,号称“中东金融巨头”的DGCX鑫慷嘉平台突然关闭所有提现通道。
数百万投资者在一夜之间惊醒,手机屏幕上曾令人心跳加速的数字资产,彻底沦为了一串无法兑现的虚拟代码。
事实上,早在今年初,全国多地监管部门就已多次发出风险提示,明确指出“DGCX鑫慷嘉”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涉嫌非法金融活动。
![]()
该平台不仅涉及虚拟货币违规交易,还采用多层级“拉人头”分成模式,具有典型的非法集资与传销特征。
这场披着“国际原油期货”外衣的庞氏骗局,最终卷走资金超过170亿元,波及投资者达130万人,成为中国近年涉案金额最高、组织架构最缜密的金融诈骗案之一。
一、 虚构央企背景
2021年3月,黄鑫、邵馨慷、王彦嘉三人在贵阳注册成立贵州鑫慷嘉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该公司注册资本虽标注3000万元,但实缴为零,是一家典型的空壳公司。
法人最初为邵馨慷,后变更为毫无实际控制权的“替罪羊”刘海亮。
- 黄鑫:主犯,贵阳人,早年从事个体经营,后伙同邵、王设计骗局,案发前持圣基茨护照潜逃加拿大;
- 邵馨慷:具备金融背景,曾任职金融机构,负责设计资金模型与伪造合作文件;
- 王彦嘉:擅长营销策划,主导虚假宣传、慈善摆拍等形象工程;
- 刘海亮:名义法人,实为“背锅者”,名下多家企业异常经营。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该平台大力宣传的所谓“创始人黄鑫”,实为盗用他人形象虚构出来的人物。
![]()
被冒用形象的梁博士早已多次公开辟谣,并发布视频声明自己与“鑫慷嘉”无关,却反遭骗子团伙举报删视频,荒谬至极。
为骗取信任,鑫慷嘉在贵阳写字楼悬挂“迪拜黄金交易所中国分站”的假冒招牌,宣称投资者可通过DGCX交易所进行超短线交易,享受“日均收益2%”的高回报。
尽管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DGCX)母公司DMCC多次发表声明,强调从未授权任何中国公司使用其商标,鑫慷嘉仍通过聘请外籍演员拍摄宣传片、伪造与中东富豪签约等戏码,精心营造“国际平台”假象。
二、商业模式
![]()
该平台将全国划分为东、南、西、北四大“战区”,以“司令-军长-旅长”等军事化头衔激励会员拉人头。
拉50人即可晋升“旅长”,享受15%抽成,拉满500人甚至赠送“保时捷”(实为日租摆拍道具),以此实现金字塔式的病毒扩散。
为持续获取信任,骗子团队还上演“慈善戏法”:在山区小学现场摆拍捐款视频,展示后24小时内撤回资金。
许多宝妈刷爆二三十张信用卡筹来的血汗钱,最终只沦为朋友圈里“喜提豪车”的虚假素材。
![]()
仅2024年12月,通过混币器清洗转入暗网的资金就达2.8亿元。
直至2024年底,平台已发展超百万会员,日均入金量高达数千万元。
江西警方在调查中发现,用户充值USDT后,50%直接被团队长瓜分,剩余部分用于伪造虚假盈利,提现还需扣除高额“激活费”,形成了严密的资金闭环。
三、崩盘原因
其实崩盘早有征兆。
2024年10月,四川珙县打击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就发布预警,明确指出该平台无任何合法金融资质。
但彼时多数人仍沉浸于“日赚万元”的美梦,甚至官方预警发布后的三个月内,平台用户数反而暴涨217%。
![]()
行为经济学研究表明,面对高收益承诺,投资者往往出现“认知失调”,主动忽略风险提示。
2025年6月25日,提现功能全面瘫痪,真相再无法掩盖。
区块链记录显示,项目方在48小时内通过混币器转移了约18亿元的USDT,最终流向开曼群岛的空壳公司。
案件崩盘后,虽多地警方紧急冻结涉案账户1.2亿元,并抓获8名团队长,但主犯黄鑫及其他核心成员已利用境外身份将资产转移海外,追赃难度极大。
![]()
DGCX鑫慷嘉一个结合镀金包装、庞氏结构与跨境洗钱的复合型骗局,其成功利用人性贪婪、监管盲区与跨国司法障碍,再一次为公众敲响金融安全的警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需了解APP小程序定制开发、电商模式,欢迎来私信小编,一起探讨交流!
免责声明
本公司及小编郑重声明:不参与任何项目的运营与分析;不投资或参与任何项目;不收费推广任何项目;不做任何项目私下评估。请玩家勿扰,谨防上当受骗。
注:所有数据均基于互联网公开信息进行商业模式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小编不承担任何数据真实性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