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分列式上,最抢眼的人物之一,当数来自半岛的八零后领导人了。坐在“C左位”的他,看得出他一会兴奋,一会沉思,一会集中精力,一会向右侧交流询问。很多人都在猜想,接下来他会不会提出请求援助他们几款装备呢?
![]()
那么,如果他提出这一请求,应该会是哪几款装备呢?
从半岛局势和作战的需求看,我认为他最需要的应该是这四款装备:
首选应该是191远程火箭炮,其次是高能微波武器,再次是防空系统,最后是系列无人机。
那么,我为什么会判断他最想要这几款装备呢?
先来说说191远程火箭炮。半岛南北长约 840 千米,东西宽约 360 千米。其最狭窄处的平壤至元山峰腰部地带只有 170 多公里。 岛上陆地面积约22 万平方千米。在这样的地幅地理环境下作战,最管用的那当然是191远程火箭炮。
![]()
首先是它的射程覆盖范围广。能够发射 300 毫米、370 毫米和 750 毫米等多种口径的弹药,射程覆盖 70 公里到 500 公里。
其次是打击精度高。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惯性制导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打击精度误差不超过 10 米,在高原测试中,极限射程的打击误差甚至只有 5 米左右。
再次是火力凶猛且反应迅速。可以在短短 10 秒钟之内倾泻数十吨弹药,齐射时间仅需 38 秒。重要的性能还有,采用箱式模块化装填设计,换弹时间只需 10 分钟,发射完毕后可立即转移,具备 “打了就跑” 的能力。
第四是弹药兼容性强。可兼容多种口径的发射箱,能根据作战需要灵活切换不同口径的弹药,实现面杀伤和点打击等不同的作战目的。例如,300 毫米火箭弹为 10 枚装,适合覆盖滩头阵地;370 毫米 “火龙 280” 为 8 枚装,可以用于点杀指挥中心、弹药库;750 毫米战术导弹为 2 枚装,可用于打击 500 公里外的加固洞库等目标。
![]()
第五是机动性能好。战斗全重 45 吨,采用轮式越野卡车底盘,对复杂地形适应性强,最快速度每小时 60 公里,行驶续航能力达 650 公里。
第六是信息化程度高。发射车具有信息化组网能力,可与雷达、气象、通信、无人机、侦察分队等要素实现联网,还能作为 Wi-Fi 热点,实现跨军种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由此看来,只要“八零后”的手里有了相当数量的191远程火箭炮,就相当于有了能够几乎覆盖半岛的“准导弹”,具有很高的性价比,是他能够养得起用得起的。能够快速大规模部署,形成密集火力网,让对手的拦截系统难以应对。甚至在作战中可以做到“一炮制胜”,掌握绝对的火力优势。
![]()
再有系列无人机的加持,就能极大增强其侦察能力和精准的对点打击能力。点面结合,掌控战场主导权。
而一旦也有了一流的防空系统,对于面积仅有12.3万平方公里的半岛北部来说,简直就是一个“金钟罩”,能够做到安全无忧。再能获得高能微波武器的话,半岛南方的军队乃至美军那些高科技装备只要面对面,大多都会瘫痪而失去战斗力。
一旦北方统一了南方,我们身边最大的威胁之一也就消除了。这个问题是否可以考虑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