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污染存在无边界、难溯源、成因复杂等特点,传统监测体系又面临数据单一、覆盖范围小、运维成本高以及难以应对突发性污染的问题,加之 PM2.5 与臭氧复合污染不断加重,多尺度研究受到限制,因此构建更高效的监测手段成为关键。空气质量微型站作为大气环境精细化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
FT-WZ02
在高精度监测网络构建中,空气质量微型站是重要补充力量。在现有国控站、省控站监测的基础上,相关部门会结合当地污染物的扩散、迁移及转化规律,对污染物分布状况进行评估,同时综合考虑资源与经济的可行性,合理布设空气质量微型站。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充实监测手段、深化数据整合,有效提升空气质量精细化监测能力,确保获取的数据具备代表性,为后续的污染分析与管控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数据支持。
空气质量微型站收集的数据,还为反演算法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反演算法是大气网格化监管技术的核心,其应用需要结合卫星遥感数据与地面监测站数据,而空气质量微型站的数据能进一步丰富数据来源,助力实现每 500m×500m 小网格中 PM2.5、PM10、SO2、NO2、CO、O3 六大气象因子的小时级、日级、月级、年级分析融合结果,为掌握微观层面空气质量变化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参考,帮助准确捕捉各时段污染物的整体分布与变化趋势。
在大气网格化监管预警系统运行与分析研判工作中,空气质量微型站同样起到关键作用。预警系统通过点位告警、网络告警和实时告警等机制识别污染事件,空气质量微型站能够及时提供监测数据,辅助系统快速检测潜在污染风险并发出预警,同时为响应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依据。在分析研判环节,借助空气质量微型站的监测数据,结合气象卫星数据及遥感反演算法等技术手段,可从时间纵向与区域分布横向两个维度进行对比,掌握空气污染分布的时空规律,再结合系统报警信息,综合分析监测区域的大气污染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打通大气环境监管 “最后一公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