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中华民族从来不缺英雄,古有霍去病北击匈奴,打通河西走廊,夺回河套平原。近代更有一大批仁人志士,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洗刷民族屈辱,建立新中国。
可也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如流星般划破夜空,照亮了整个时代,却在光芒最耀眼的时候悄然隐没。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英雄谱中,就有这样一个人,他在朝鲜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被授予特级功臣和一级英雄称号。
可在回国之后,却如人间蒸发一般,再无踪迹可寻。
此生再也不当亡国奴!
1922年,在吉林省东辽县的一个普通农家,徐长富呱呱坠地。
彼时的中国正值内外交困之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这个出生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孩子,或许从未想过自己的名字会被载入史册,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徐长富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经历的最黑暗的时期,日寇践踏东北大地,无数同胞死于侵华日军之手。
伪满洲国成立之后,徐长富的家乡更是彻底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他从小就尝到了做亡国奴的屈辱。
东北沦陷时他还太小,就算对侵略者恨得牙痒痒也无可奈何,东北抗联也不会让牙都没长齐的小娃娃去打鬼子。
直到日本投降,徐长富才终于感觉自己不再是亡国奴。
家乡被侵略的时候,他还太小,没办法上战场。
可是到了朝鲜战争时可就不一样了,二十多岁的徐长富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坚决跟随部队的脚步来到了朝鲜。
只因他明白,如果朝鲜半岛被美军和南朝鲜伪政府占领,那么战火必将再次烧到他的家乡东北。
以前没得选,这一次他再也不想当亡国奴了!
三次“神级操作”,当之无愧成为传奇
在第二次战役中,徐长富初显英雄本色。
朝鲜作为和东北一样的高纬度地区,冬天十分寒冷,气温通常能够达到零下二十多度。
徐长富当时的任务是在关键位置布置地雷,防止被美军步兵突然进攻。
可就在他正在沿路铺设地雷的同时,不远处恰好走来了一群美军步兵,等徐长富发现的时候,已经被美军包围了。
单兵面对一群的美军,徐长富没有任何逃跑和投降的想法,因为他认为敌人还没发现自己。
虽然只有一个人,主动权却在自己手上,完全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很快他迅速利用地形隐蔽好了自己的身形,先是主动开枪干掉了几名敌人。
之后又接着利用已经布好的地雷和敌人进行极限拉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成功干掉了15个敌人,最终毫发无伤地回到连队。
第二次战役中,徐长富再次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和魄力。
当时身为班长的徐长富带领战士们侦查地形,却没想到天色黑得太快,可是在战场上又不能点火把暴露自己的位置,于是一行人就在山里迷路了。
就在大家有些焦躁不安的时候,没想到却意外撞见了一个木屋,有一伙美军正巧就在木屋里休息。
如果是没有头脑的莽夫,说不定就直接和美军干了起来。
可是徐长富却异常冷静,他们这次的任务是侦查,出来根本就没带什么重武器,根本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强攻拿下。
不过正好队里有个会说英语的,他就让大家悄悄地靠近目标,接近之后再让翻译大声告诉里面的美军,我们已经在木屋周围埋好了炸药,你们要是不出来投降就等着去见你们的上帝去吧!
房子里的美军听到这话瞬间就不淡定,赶紧表示马上缴械投降,乖乖地走了出来。
就这样,徐长富没有浪费一颗子弹,就成功俘虏了十八名美军。
如果说第三次战役让徐长富在军中声名鹊起,那么第四次战役则让他成为了志愿军里的传奇。
当时连队在高地上遭到了敌人疯狂的进攻,在被敌人包围的危急时刻,为了掩护全连转移,徐长富的班主动留下断后。
在确保连队已经转移之后,身为班长的徐长富又主动揽下了给班里的战士断后的任务。
敌人的炮火如雨点般倾泻下来,整个阵地被硝烟笼罩,面对几乎十死无生的局面,徐长富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他只身一人吸引敌人的火力,为战友们的突围争取时间。在最危险的时刻,他连续投出两颗手雷,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然后趁着手雷爆炸产生的烟雾,成功突出了重围。
没人知道他凭借自己的血肉之躯打退了多少敌人,只知道他凭借这次战斗,成为了志愿军里的又一个传奇。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署,抗美援朝战争结束。随着大批志愿军战士的凯旋归国,徐长富也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然而,就是从这一刻开始,这位传奇英雄的人生经历变得扑朔迷离。
结语
关于徐长富回国后的去向,相关档案资料中几乎找不到任何记录,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也许是和很多志愿军战士一样,隐姓埋名成为了一个平凡的农民,又或是被调入了国家保密单位工作。
总之,他真正诠释了什么叫"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参考:
徐长富: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勇战士——榜样——吉林省纪委 省监委网站
抗美援朝英烈谱丨“一级英雄”徐长富 - 中国军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