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明明是按照导航行驶,也没有和乘客发生任何冲突,甚至和乘客一路上聊得很愉快,怎么突然就收到投诉提醒了?
你有没有想过,投诉你的不一定是乘客,或许是平台。近期,不少司机反馈,出现了乘客未投诉,平台却以“乘客投诉”判责,对司机进行处罚扣款的情况。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网约车司机李师傅介绍,自己遇到了一件“离奇”的事,在单子结束平台显示乘客进行了投诉,结果不久后遇到同一位乘客,司机询问其投诉的原因,毕竟行程中自己老老实实的按导航开车,没有其他越界行为。
结果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这位乘客根本就没投诉!于是司机展示了自己上一单被判责的截图,平台扣除司机50元,理由是司机服务态度恶劣且行程中出现绕路行为。
乘客了解情况后,也接着向平台提出质疑,“司机服务态度好,没有乱收费,没有绕路,及时送到了”,怎么要对对司机胡乱判责?要说真的有问题的也是自己现在才给钱,希望解决对司机的损失。
其他车友也分享了自己被平台编造理由扣款的经历,说司机服务态度不好,但乘客是自己认识的人,根本就没有投诉。没有投诉情况,平台却能编造理由投诉司机,再进行罚款处理,司乘双方都没有获利的情况下,平台为了什么显而易见。
除了伪造投诉理由,有司机分享,为了编造理由判责,平台甚至能伪造通话记录。该司机接到“拒接电话导致乘客取消订单”的投诉,而实际情况是到达指定地点后司机打电话乘客没接,而查看投诉页面,更大的疑点出现了:平台判责中的通话记录,短短一分钟不到的时间,竟留下了6次呼叫记录。司机已经到达指定地点没理由不接乘客电话,乘客如果拨打了司机电话,也不可能这样一直接通就挂吧。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司机晒出的页面中,还有着“本季度剩余2次申诉机会”的字样,也就是说,司机的申诉机会有限,但乘客的投诉机会无限,如果被恶意投诉时申诉机会都没有,司机只能白白吃亏,平台这样的机制是否有失公平呢?
还有司机称,其实乘客的订单页面,时常暗藏玄机。乘客打车时不停滚动的“问卷问题”,司机开车有没有玩手机,车内有没有异味,有没有开空调.......,反复让乘客全方位的考察司机的表现,看似简单无害,实则存在一定诱导性。其实只要乘客误触或者点击,不经过核实,最后平台都会找理由给司机判责。
而乘客伪造的虚假投诉,平台不经过核实也能当真。最近,一名来自广州的网约车司机说,他遇到两个学生乘客无中生有捏造事实投诉,要求平台赔偿“精神损失费”,而平台为了息事宁人,做出了免单的处理,最后司机单白跑了,还被判责了。
种种案例都在彰显平台的荒唐行为,谋求利益通过伪造证据将司机判责的手段,少部分司机或许留个心眼能够留下证据核对真实情况,而默默吃下这个“哑巴亏”的司机还有多少呢?
从车友的反馈来看,类似的事情有很多,网约车司机权益被损害的情况屡见不鲜。其实司机要求的并不多,只希望平台能做到根据事实公平公正的判罚,不轻信乘客,不胡乱判责扣钱。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网约车平台是不是对司机负责任,可能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留不住司机,平台又何谈发展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