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农村酒席变了味的事儿,成了不少村民的心病。
从前讲究实在的席面,如今豪华得离谱。
有的地方一桌酒席超2000元,海鲜、红酒成了常客。《中国农村消费调查报告》的数据,看得人心惊。老人们直叹气:“现在做席比娶媳妇还讲究,没了从前的味儿。
”礼金涨得比地里的玉米还快。陕西有村明码标价,结婚、乔迁各有定额。年轻人随份子犯了难,有的干脆躲着走亲戚。
请客名单越拉越长,一面之缘的都得请。山东、河南的酒席,人数比十年前翻了倍。几百号人坐一桌,热闹倒成了“任务”。
最心疼的是桌上的菜,30%都倒进了泔水桶。中国农大的调查,让人心疼那些没动筷的肉菜。
酒桌上的拼,拼的是面子,伤的是身子。超三分之一的酒席,还拿“酒量”当交情。酗酒闹矛盾、出事故,成了新的烦心事。
这些变化,真的是“人情”该有的样子吗?贵州普安县营山村,却趟出了新路子。2023年起,村里试点“无酒也成席”。
清茶、鲜榨果汁代替酒,喜宴照样热乎。主家提前15天报备,村规民约写得明明白白。刚开始难,亲戚来了要酒,后来写张告知书。
村民甘清敏说:“好几年没上酒了,负担轻,安全多。”试点两年,村里事故少了,矛盾也少了。
党员带头“人到人情到”,群众慢慢就认了。
“新风好不好?
关键看群众点头不点头。”村支书说得实在。酒席本是人情暖,莫让攀比寒了心。
移风易俗不是一刀切,得让群众尝到甜头。其他村能不能学?
还得看自家情况。你老家的酒席,有这些变化吗?
欢迎留言说说,咱一起唠唠这“变味”的喜事儿。注:各地风俗有差异,具体情况以实际为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