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前几年闹得轰轰烈烈的禁止焚烧秸秆的事吗?那是间谍董郁玉执行任务弄得!”
董郁玉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与新闻学双修,是《光明日报》的副主任,报社的“笔杆子”,可就是这样优秀的一个人,居然暗地里为美日两国服务!
他先是得到了来之不易的去美国公费进修的机会,却被美国情报机构收买,为美国提供情报;后又被日本情报机构策反,执行削弱中国农业基础的专项任务,并提供给日本47份机密.....
董郁玉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生活非常拮据,但父母坚信读书才能改命,咬着牙供董郁玉读书。
他自小成绩优异,长大后更是一举考进了北京大学,读书期间他勤工俭学,他通过写作赚生活费,他的文章,在全国报刊都很有名。
毕业后,他以法学硕士的身份进入《光明日报》,因文笔犀利,文章极具学术性与生活气息,深受领导赏识。
后来,他因工作突出获得了公派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进修资格,可就是这一进修让他变成了间谍......
在06年,报社里有个公费出国进修的机会,领导看重董郁玉希望他能外出学习带一些有用的东西回来,为报社带来更多新思想,那时的董郁玉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走上间谍的路......
![]()
面对美国的繁华,董郁玉不禁心生向往,在那场表面是新闻学术交流,暗地里隐藏政治目的的会议上,董郁玉的价值观开始动摇。
后来的美国情报机构顺势抛出橄榄枝,在金钱和所谓的自由思想的诱惑下,董郁玉选择背叛祖国,成为一名为美国提供情报的间谍,并拿到了第一笔丰厚的10万美金的奖励。
![]()
直到四年后,董郁玉以学者的身份前往日本,在那又被日本情报机构策反,这下成了双重间谍,毕竟做一个也是做,两个也是做。
回国后的董郁玉开始不遗余力的为日本做事,他莫名的对日本产生了一种亲切感,不但让家里人学习日语,用日语交流,还将自己的形象向日本人靠拢。
![]()
后来,他接到了日本上线下发的任务:削弱中国的农业基础,将中国秸秆综合利用率降至50%以下。
可他一个官媒的副主任要怎么做呢?
![]()
于是他想到了“禁止焚烧秸秆”的办法,利用自己的舆论影响力,去执行这项专项任务。
他先是将日本机构伪造的欧洲模型作为国际数据,故意将焚烧秸秆对雾霾的影响夸大7倍,连续写了多篇文章,引起百姓和官方的重视。
![]()
官方和老百姓一想,焚烧秸秆是很污染环境,但焚烧后的草木灰是天然的肥料,能抑制土壤中的病虫害.....
眼见着舆论起了作用,他又将提议将焚烧政策和官员环保考核强制捆绑,这才有了当年轰轰烈烈的禁止活动。
![]()
但同时,政府也积极推广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为农民提供了多种处理秸秆的选择,当然也保护了环境。
不过禁止焚烧秸秆还是让华北地区的土壤有机质五年下降10%,农田板结面积扩大20%......
![]()
然而他的学术合作伙伴与日本生物科技公司存在股权关联,禁烧政策实施后,该公司在华销售额暴涨400%。
在临近退休时,董郁玉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文中毫不吝啬的写出了对美国的赞美。
![]()
他可真是敬业,哪国都雨露均沾。
就连他的儿子董一夫也发表了《我要去美国读大学》的文章,俩人一唱一和的。
这些教育文章看似普通,实则是诱导国内优秀学子赴美留学。
在退休不到三个月时,他已经筹备好了全家移民日本的计划。
在报社的一次安全审查时,他就被盯上了。原来那次去日本的行程被他刻意隐瞒了,可如果没有猫腻为什么要隐瞒呢?
![]()
这一问题直接引起了相关部门的警觉,他们查到董郁玉的电脑里有很多国内信息,而且他还会收到很多不明入账。
在搜集了证据后,他们选择在董郁玉最后一次提供情报时收网,正巧给俩人抓个正着,事后董郁玉对自己潜伏三十多年提供情报的事情供认不讳,被判七年有期徒刑。
![]()
或许在他们眼里国外的月亮就是圆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