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核汇能 /新华发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焰在《学习时报》刊发署名文章。文章表示,“十四五”以来,中核集团新能源产业较好实现各项经营目标。截至2024年底,资产总额超3500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超270%,利润总额超40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超150%,多措并举实现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确保快速发展的同时负债可控。
中核汇能/新华发电依托中核集团核工业全产业链独特优势,积极推进“核电+”“核产业链+”等开发模式,形成以风电、光伏为主体,以氢基能源、新型储能等为重要方向,以水电、抽水蓄能等为重要支撑的具有中核特色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十四五”以来,中核集团新能源产业扎根于全国3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截至目前,在运装机规模超5000万千瓦、在建装机规模约2300万千瓦、可控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年度上网电量达600亿千瓦时,“十四五”以来,累计发电量超2460亿千瓦时。
中核集团新能源产业着力实施风光并举,初步实现风电光伏量的突破。截至目前,中核集团新能源产业风电装机规模超1350万千瓦,光伏在运装机容量超3690万千瓦。同时,该公司打造出一批代表性项目:全球超高海拔地区单体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萨迦30万千瓦风光储电站实现多能互补、保障牧民供电;“渔光互补”——江苏金湖振合光伏项目构建水上发电、水下养殖模式;大规模沟渠光伏——天津宁河苗庄镇新时代农村共同富裕示范基地项目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十四五”以来,中核集团新能源产业着力提升竞争力,加速推进熔盐储能+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科技示范项目落地;依托“新疆三峡”阿尔塔什水利枢纽、新疆装机规模最大的若羌抽水蓄能项目等水电、抽水蓄能重大工程,有序推进多个水风光储一体化千万千瓦级大基地建设;全球最大线性菲涅尔光热发电项目——甘肃玉门“光热储能+光伏+风电”示范项目如期投产;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张北百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发电;布局中核科右前旗风储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中核通榆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推动发电业务向下游高附加值产业延伸。
“十四五”以来,中核集团新能源产业着力推进集约化改革、数字化转型、穿透式监管,核心功能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切实提升。统筹规划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重构“省级集控、区域检修、场站少人/无人化”新型生产管理体系;逐步提升智能光伏核心技术能力,发明专利逐年增多,科研成果转化效能提升。
同时,中核新能源产业还积极向海外拓展,初步实现产业陆地海上协同、国内国际互促。创新“核电产业+海上风电光伏”协同模式,全国最大海上光伏项目——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与田湾核电耦合构建大型清洁能源基地。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代表处和分公司,布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完成哈萨克斯坦阿拜15万千瓦风电项目交割,推动保加利亚6万千瓦光伏项目落地,推进马来西亚、柬埔寨项目建设。
在项目开发建设运营全过程中,中核新能源产业还注重夯基础、利长远,统筹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就业岗位、持续贡献税收、建设基础设施等,多措并举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十四五”以来,中核汇能/新华发电累计完成绿色能源固定资产投资约1500亿元,建设了一大批重大项目,带动超万人就业上岗。总投资超100亿元的“新疆三峡”——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彻底解决了叶尔羌河千年水患,持续发挥着防洪、灌溉、生态、发电等综合效益,优化改善南疆电力供应,持续惠及沿岸240万百姓。总投资超65亿元的“中核首蓄”河南五岳抽水蓄能电站,设计年发电量近9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万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