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实效,帮助矫正、安帮对象缓解心理压力、纠正认知偏差,重建生活信心并顺利融入社会,柘林镇司法所近期精心组织“积微成著 静待花开”成长赋能心理矫治帮扶活动,筑牢矫正安帮“心防线”。
精准定位需求
立足职能,从“心”出发
心理矫治帮扶是矫正安帮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矫正、帮教对象普遍面临心理压力大、自我认同低、社会适应难等问题,仅靠日常监管难以根本性促其改变。部分人存在认知偏差,觉得生活“按下暂停键”,缺乏改变动力与社会归属感,这成为他们回归社会的重要阻碍。柘林镇司法所聚焦这一核心需求,将心理矫治帮扶作为矫正安帮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专业、温情的心理疏导与帮扶,帮助矫正、安帮对象缓解焦虑、纠正认知、重塑信心,为其顺利回归社会奠定心理基础,助力实现“帮扶一人、安稳一家、影响一片”的社会效果。
创新“三维”模式
专业赋能,系统干预
活动围绕矫正安帮职能,采用“破冰导入+个性疏导+情绪调控”三维模式,层层递进开展服务:
破冰导入
播撒“改变种子”
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学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胡月香及其团队,以“种子与四季”为载体,让矫正、安帮对象领取种子模型并写下“最想改变的小习惯”,结合“水滴穿石”“聚沙成塔”的比喻,传递“小进步汇聚大改变”理念,引导参与者接纳当下、着眼细微,初步缓解心理压力。
个性疏导
解开“心理疙瘩”
开展“我的成长清单”书写活动,鼓励大家制定“每天和家人说一句话”“每周读一篇短文”等微小目标,通过团体分享引发共鸣,减少孤独感;针对存在焦虑、自卑的参与者,提供个案辅导,以专业倾听与技巧引导其正视过往、接纳自我。
情绪调控
凝聚“向上动力”
引入实用心理技术,教学“STOP技术”(停、呼吸、观察、继续)与“感官着陆法”(紧张时说出5种颜色+4种声音+3种触感),帮助参与者管理情绪与压力;同时为每人发放“成长手账”,鼓励记录日常小进步,强化持续改变的动力。
聚焦实效落地
点滴进步,静待花开
活动显著提升了矫正、安帮对象的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能力,多名参与人员表示“不再孤单”“有了改变的方向”。大家主动制定并践行微小目标,通过“成长手账”记录进步,逐步建立“改变不必急于求成”的认知,生活信心与积极态度显著提升。
司法所通过持续跟踪反馈发现,参与者在家庭关系、情绪稳定性、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均有改善。司法所的心理矫治帮扶活动增强了大家的社会归属感,实用的情绪调控技巧为其应对生活挑战提供支持,助力他们在点滴进步中重塑自我,为顺利回归社会扫清障碍。
心理矫治帮扶如春雨般润物无声,是柘林镇司法所深化矫正安帮职能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司法所将持续优化心理矫治帮扶工作,以专业与温情为矫正、安帮对象注入“心能量”,助力他们“心向阳光,重新出发”,为社会和谐稳定添砖加瓦。
供稿:柘林镇司法所
审核:沈勇忠、办公室、社区矫正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