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市首家街镇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华泾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是区域法治建设的前沿阵地,全体司法成员始终坚守初心,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以群众是否满意为工作落脚点,打通法治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陷“网贷”纠纷,家庭“崩裂”
2020年年初,华泾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迎来了一位异常焦急的女士,还表示如果无法处理,生活就没有出路。现场工作人员立即上前,耐心询问相关情况。
原来,家住华泾的王阿姨(化名),原本拥有个殷实之家。2015年,儿媳小琪(化名)为了购买奢侈品,陷入了“网贷”的漩涡。从最开始5万、10万的小额借贷,直到后来负债千万,高额利息带来的沉重债务让这个小家庭不堪重负。更可怕的是,为了逼小琪还钱,债主多次上门催债,让老人孩子担惊受怕,不堪其扰。因为欠债,年轻人的婚姻、家庭、事业濒临崩溃;古稀之年的王阿姨心力交瘁,经历了两次手术;曾经的小康之家,一度困窘到无法给孩子买新鲜水果和鸡蛋……巨额债务如深渊泥沼,让这个小小的家庭深陷其中,无力自拔。
由于案件的时间跨度较长,中间涉及的证据链繁杂,银行流水也很不清晰,调查取证难度高,王阿姨家也无法支付高额的律师费用,一些知名民事诉讼律师不愿意接这个案子,该案又不符合法律援助的条件。无奈之下,王阿姨找到华泾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希望能寻求到帮助。
社区律师亮剑,为居民“解套”
近年来,华泾镇聘请了一批有能力、有担当、“接地气”的律师,在社区开设了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为社区居民和企业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吴心瑶工作室”便是其中的代表。了解到案件情况后,年轻律师吴心瑶接下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民间借贷的法定利率上限为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所以,吴心瑶律师介入王阿姨家的网贷案件之后,凭借其专业知识,主张借贷存在不当得利。但要证明对方是不当得利,就要拿出有力的证据。而王阿姨一家陷入“网贷”的泥潭已长达五年,案件涉及到多个放贷人,其间发生的现金交易也有多笔,债权人拒不承认“案外人”的还款,获取证据的繁难程度不言而喻。
对此,吴心瑶律师采取了“各个击破”的策略,抽丝剥茧,条分缕析。一家一家地去追讨王阿姨家支付的高额利息。其中一个借贷人杨某曾陆陆续续借给小琪超过80万的借款。因为案件牵涉到多个“案外人”,即小琪的亲戚朋友帮助其还款的转账记录,错综复杂。所以,吴心瑶律师通过调取小琪和该借贷人之间8个月的银行流水及相关微信转账记录,一笔一笔核对,证明这些转账记录确系还款,获得法院采信。
在五年的时间里,吴心瑶律师不断地搜集证据,逐个击破,一笔一笔地帮王阿姨追回高额款项,过程艰辛繁琐。“一定要拉他们一把,否则他们自己走不出来。这个家庭就完了。”5年来,持续不断的调查取证,一次次的法庭审理,案子目前还没结束,但经过一审二审,已经追回了大部分高额利息,保住了王阿姨的房子,这个一度陷入灭顶之灾的家庭渐渐重新回到正轨。今年端午节前夕,王阿姨亲手包了十个粽子,送到华泾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向吴心瑶律师表示谢意。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正是华泾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积极践行“枫桥经验”的生动写照。在华泾镇司法所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优秀律师扎根社区,让居民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法律服务。(来源:华泾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