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基建狂魔又来秀肌肉了?
近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公开发言:中国已有三分之一的用电量来自绿电。中国是世界绿色发展坚定的维护者、行动派。
当别的国家还在为国际局势吵得大动干戈的时候,中国已经悄咪咪在努力韬光养晦了。
早在两千年前,中国人民就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等惠及民生的庞大水利工程。
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到今日横截江河的水电站、汲取“光能”的光伏电站与探索未来的核电站,中国人民不断在世界工程史上展现出新的奇迹。
基建工程如此耗费心力、物力,不仅投入高,回报还不确定,为何还要去做?
原因就是现在的我们正处于能源结构的转型期,中国正从能源的输入国逐渐转型为能源的输出国。
大型基建,不仅有利于国内经济发展,对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网友曾用这样的一句话来概括今天的中国:美元锚定石油,人民币锚定电力。现在的中国急需稳定的绿色能源注入,无论是纯电电车还是光伏电板、水电、核电,都是朝着清洁能源方向发展。
想要摆脱被石油掌控的命运,发展绿电是中国的机会。
根据相关部门发布的相关数据可知,今年5月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就已接近21亿千瓦了,太阳能光伏电板的装机容量也有近11亿千瓦。
别看新能源造电多,内部用电也不少。光是7月份就用了近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一个小国居民一年的用电量。
为何消耗会这么大呢?虽然7月是夏季空调用得最多的时候,但这并不是电力消耗的主要原因,反而是工业用电才是消耗的大头。
高新技术、芯片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用电要占到全部用电需求的六成以上,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这些行业的发展才为我们的经济注入活力。
可以说,没有电,这些产业都没法顺利地运转下去。
如果将来电价上涨,那些主要靠电力发展的企业将迎来最大难题,发展优势也能瞬间转换为劣势,陷入到经济困境中去。
当人口数量不再是红利,想要获得持久的发展,第二产业最需的电力资源就是经济崛起的最重要条件。稳定、性能高又便宜的电力才是经得住高质量制造产业的刚需资源。
除了为自己国家谋发展红利外,中国大兴土木地修建水电站、核电站等电力资源,也是为了将电力作为资源向外输出。
2024年全年,全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抛去自用的数量,有将近五成的电池板都是销往海外的。
这些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不仅使用寿命很长,而且产生的电力也很多,一块太阳能电板一年便能生产两千多GWh的电力,除了前期投入外不需要太多成本,只需要阳光即可。
若把电力换作石油能源,你就会发现中国的这些太阳能电池板所产生的电能甚至比石油产生的能量还高。
有博主计算过中国出口的这些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转化为石油热值大概是2.94亿桶石油的能量。然而,相对于石油,太阳能电池板所消耗的成本却是最少的,且是可再生资源。
当全世界还在为石油涨价感到疯狂时,中国已经在想办法取代它了。光伏板解决了发电需要消耗自然资源的问题。
仅需安装一个光伏系统,往后十几年的时光,靠着太阳的光照便能覆盖用户基本的用电需求,无需再消耗资金。如此,省心省力的发电系统实在比石油划算得多。
我国的光伏产业也从国内逐渐拓展到了海外,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光伏系统也从自给自足逐渐走向了能源输出。那些年被石油掐着脖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大力发展电力资源不仅能为自己国家解决用电问题,还能解决全球用电需求,为人类发展谋福利,助力绿色发展。
除了靠太阳能输送电力的光伏技术外,还有依托自然资源的水电以及靠技术产生的核电,这些电力几乎可以覆盖我国全部的重要战略区域。
通过特高压输电技术,将这些电力连接在一起,实现“水火互济”的联动效果。
青海至河南的8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每年可输送400亿度电力,这相当于一座核电站一年的发电总量。
通过一张张特殊的电网,高压电网将电力运往世界各地。在中国,仅需0.01秒,绿电就能从甘肃运往江苏的芯片厂,就像在北京能喝上江南的水一样便利。
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惊艳世界。
今年新建的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光是装机容量就已经达到了6000万千瓦,建成后,不仅可以兼顾藏区用电,还能将能源输往其他地方。
由此而带来的交通、运输以及服务行业等相关就业岗位也会急剧增加,助力西藏地区与外界的联系,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光伏用电在国家的助推下,也从2020年5.3亿千瓦增长到了2025年的16.8亿千瓦。在内蒙古、新疆等风光资源更为雄厚的地区,它们的外送电量已接近全国的60%。
光是靠出口的光伏产品,中国就已经累计为全球减碳41亿吨,为全球的绿色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光伏技术凭借大规模区域化的优势,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电力,不仅能推动行业内的高质量发展,也践行了“双碳”减排的战略目标。
我国的核电也从最开始的“华龙一号”发展到了第四代的高温气冷堆,技术的不断迭代,也让核电技术更安全、更高效。
截至去年5月份,我国的核电装机数量已经达到了26台,总容量达到了3030万千瓦,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
为何中国要大力发展电力呢?难道现在的电不够用了吗?
2024年全年,我国的发电量就达到了10万亿千瓦时,可以满足5亿家庭的年用电量,满足5万人一辈子的用电需求。
其实,不是电不够用,而是怕电价昂贵。比起居民用电,工业用电更多,也更费钱。如果能生产出更多价格便宜、电力稳定、能源绿色的电,对于工业发展来说也更有利。
大兴土木建设“基建工程”不是内卷,而是走向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发电,更是大势所趋。
当电便宜到威胁不到任何人的时候,全球格局也会重塑,对于人类发展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参考资料:
1、地道风物《全球发电量第一的中国,为啥还在铆足劲建发电站》
2、电煤圈《“不缺电”的中国,为何在狂建电厂?美媒:中国在造电力能源长城》
3、赌钱眼的申公豹《为什么全世界,中国在拼命建水电站、核电站和光伏电站》
4、罗列思维《深度|东大这波打击,是真的史无前例的狠,难怪美国要发疯》
作者:楚晚宁
编辑: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