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建三局华东公司承建的宁波市重点工程——宁波奥体中心项目的现场,以往洁白的办公区屋顶,已经被一片深蓝色的“海洋”覆盖,这些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光伏板是高效的“阳光捕手”,正无声地将炽烈的阳光转化为清洁的绿色电力,源源不断地输送给空调、照明、电脑等各个用电终端,为这座甲级体育建筑的诞生注入澎湃的绿色动能,也刷新着传统建筑工地的能耗模式。
“电老虎”的绿色突围战
建筑工地,素来是城市中的“能耗大户”。大型机械的轰鸣、昼夜不息的照明、办公区的运转以及工人生活区的保障,无不依赖着巨大的电力支撑。以往,这份能量主要来自城市电网或伴随着浓烟与噪音的柴油发电机。“高昂的电费成本,持续的碳排放,还有恼人的噪音,一直是我们施工管理中的痛点”,项目负责人坦言,“在奥体中心这样的大型公建项目上引入分布式光伏发电,绝非简单的形象工程,而是我们践行绿色智慧建造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
奥体中心的“阳光账本”
这套光伏系统,总装机容量达到221千瓦,别小看这个数字,在宁波充沛的日照条件下,尤其在晴朗的白天,这片深蓝色的方阵最高可满足办公区峰值时段用电需求的近80%,这意味着绝大部分的办公用电需求,都直接由头顶的太阳免费供给。
据项目技术团队测算,在整个奥体中心建设周期(预计约3年)内,这套光伏系统将累计产生清洁电力超过90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360吨,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900吨,约等于种植了16400棵树,为城市增添了超过30个足球场大小的树林,为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实实在在的力量。这笔“阳光财富”意义非凡。更值得一提的是,凭借光伏组件可拆装复用的特性,整套系统可在工程结束后迁移至下一个项目循环使用,极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持续发挥绿色效益。
因地制宜的绿色智慧
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项目将办公区活动板房屋顶的闲置空间资源高效转化为绿色动能。通过牢靠的组件固定、专业的线路敷设以及全面的防雷电气保护,确保了光伏系统在动态施工环境中的稳定运行,最终圆满实现了“自发自用、就近消纳”的建设目标。
项目还配套智能监控系统,实时追踪发电量、用电负荷及系统运行状态,如同给电站装上了“智慧大脑”,确保清洁电力的高效、稳定利用。系统还能在发电充裕时考虑为部分安全区域的照明或小型设备充电桩供电。
屋顶搭光伏,工地变“绿洲”。建筑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宁波奥体中心通过工地光伏从源头降碳,成功将工地从能源消耗者转型为清洁电力生产者,进一步验证了“临建+光伏”规模化应用的可行性,为破解施工高能耗问题提供了可复制的“绿色方案”。随着更多的工地披上这样的“蓝色铠甲”,一幅更低碳、更清新的绿色建造图景,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