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仿佛是一种自带“神秘感”的颜色。
深邃而优雅。
早在秦朝,玄色便常用于宫廷服饰、祭祀礼仪等庄重场合。
比如,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后,便规定天子服饰为玄衣纁(xūn)裳,以彰显尊贵。
当然了,类似于“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代表着尊贵”这类颜色的意义是人类所赋予的,并非真的是某种颜色就“高别的颜色一等”。
不过,有一种从骨到肉都“透着黑”的鸡,还真就有着与众不同之处。
没错,相信您已经猜到了,它就是乌骨鸡。
![]()
乌骨鸡,又称乌鸡,是我国的家禽品种基因库中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的珍禽,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药用历史。
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考古中发现的《五十二病方》中,便有关于乌鸡的药用记载。也就是说在公元前三世纪,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乌鸡来调养身体了。
而后,晋代的《肘后方》、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证类本草》、明代的《本草纲目》,以至清代的《本草丛新》中,均有乌鸡的相关记录。
通常而言,乌鸡具有乌骨、乌皮、乌肉之特征,但也有骨肉全乌、白毛乌骨、黑毛乌骨、斑毛乌骨、肉白骨乌之分。正如李时珍所言:“乌骨鸡有白毛乌骨者、黑毛乌骨者、斑毛乌骨者。有骨肉俱乌者、肉白骨乌者,但观其舌黑者,则肉骨俱乌。”
现如今,不仅乌鸡走进了千家万户,以乌鸡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的中成药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普及应用。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乌鸡白凤丸。
那么,乌骨鸡之“奥妙”,究竟是否在于骨肉的“乌黑”?亦或是别的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上一探。
益气血
乌鸡,是一种对气血双虚、心慌体乏等各类体虚、体弱症状有改善之能的补品。
有学者曾建立血虚动物模型,然后通过乌鸡提取物对其进行调理。经调理后,血虚动物外周血细胞得到较多改善并趋于正常数值。
为探索乌鸡补血相关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细胞及动物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乌鸡活性肽能促进正常动物骨髓有核细胞的增殖,增加失血性血虚动物胸腺及脾脏重量,提高血虚者的免疫能力,使其红细胞水平快速调整至正常水平。学者们推测,乌鸡活性肽所含Tyr、Gly、Glu、Asp和Ala是激发骨髓内有核细胞增殖活性成分物质的基础。
另有学者指出,乌鸡肽可以提高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对造血障碍者的造血能力有调节之功。乌鸡这种本领的发挥,可能与乌鸡肽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白细胞介素-3的生成有关。
![]()
此外,乌鸡还可以通过补肾来进行补血。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肾精的充足与否与骨髓造血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若是肾精不足、肾气衰退,那么便可能会出现气血虚弱等问题。
乌鸡有很好的补肾能力,故而可通过补肾来补血。
关于乌鸡在补肾方面具体是如何发挥本领的,我们一会儿会详细来聊,现在我们先来看看其通过补肾而补血这一宏观的中医理论,微观上是如何实现的呢?是否有科学证据支持呢?
自然是有的。
当科研人员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乌鸡进行分析,他们发现,乌鸡肽可以对免疫系统进行调节,维持肠道均衡,通过“肠-肾轴”影响肾脏,加快造血能力的复原。
这与老祖宗告诉我们的乌鸡可以“通过补肾而补血”,可以说是“完美契合”了。
在古时候,中医先辈们不依靠任何仪器便已经得出这样的结论,并灵活应用到人们身体的调养中,这是怎样的一种智慧啊,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中医的伟大。
![]()
聊到“补血”,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那就是补益之品有很多,但肉食往往会让许多朋友有所顾虑,会担心是否容易“补大劲儿了”,反而把血脂给“补高了”。
别到时候,气血没补上来,心血管系统却给“弄堵了”,那可就麻烦了。
乌鸡好就好在,它不仅不会使血脂升高,反而还有利于降血脂。
在补益气血的同时,乌鸡还能对心血管系统进行保护,是很适合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的。
![]()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都知道,在如今快节奏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中,大家的运动量大多是偏低的。
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朋友,长期伏案工作,一坐就是一整天。
长时间相对静止的久坐会使血液循环减慢,尤其是下肢的血液回流可能变得不那么顺畅,容易导致血液在局部瘀积,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再加上长期处于精神高度集中和紧张的状态,可能会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加重等问题。
这种时候,若是身体内部再有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脂之类的问题,那心血管就更容易“生病”了。
这也是为什么当下年轻人心梗之类的心血管疾病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
而乌鸡,是对心血管的调养很有好处的一种食材。
![]()
首先,乌鸡肉中脂肪含量是非常低的,仅仅是1.96%左右。
另外,乌鸡中不饱和脂肪酸及维持机体运转时不可缺少、但机体不能合成、需要由食物提供的脂肪酸含量均很高,其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33.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65.89%左右,机体不能合成、需要由食物提供的脂肪酸含量为27.49%。
有学者使用乌鸡对实验动物进行了长期喂养,发现其可使正常动物总甘油三酯和脂蛋白A水平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适量增加。
补肾抗衰
骨质疏松
“哎,我这身子骨啊,太弱了。”
在日常言语中,很多形容身体的语句,往往都会将“身体”和“骨”连在一起来描述。
平时听习惯了,也就习以为常了。
但若去深究,这里面也是藏着很多中医智慧的,甚至配得上一句“奥妙无穷”的赞叹呢。
比如,为什么觉得身体弱的时候,似乎骨头也会更脆弱一些呢?
为什么人过中年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更容易感到疲惫的同时,腰膝经常会酸软,骨质也会随之下降呢?
这其实,和“肾”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但这里的“肾”,并非单独指“肾脏”这一器官,而是中医里面范围更为广泛的“肾”。
![]()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肾精是骨骼生长的物质基础。
肾气的强弱直接影响骨骼生长、骨髓充盈及脑髓发育。若是肾精充足则骨骼强健,反之可能导致骨骼脆弱或脑力下降。
乌鸡则是有着很好的补肾能力的一种食材。
在中医理论中,肾精通过气化转化为骨髓,滋养骨骼。儿童骨骼发育迟缓、成年人骨质疏松或骨折愈合缓慢,常与肾精不足有关。老年人肾气衰退时,则很容易出现腰膝酸软、骨密度下降等问题。
故而中医在调理骨骼疾病时,会考虑从补肾入手。
比较典型的便是骨质疏松患者的调理。
中医在对此类患者进行调理时,往往会用到一些补肾填精的药补或食补方剂。
乌鸡便是一种对骨质疏松有很好的调养能力的食养之品,很多骨伤科都会用乌鸡入药。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学也从微观角度证实了乌鸡的此种能力。
科研人员通过研究乌鸡活性肽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发现,乌鸡活性肽对成骨细胞有促增殖之功,且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联系。也就是说,乌鸡活性肽对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防范和调理能力。
保护神经
刚刚我们提到了肾精和肾气的充足与否,对脑部及神经系统的健康程度也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
乌鸡则能够给我们的神经系统提供良好的保护。
学者们通过对乌鸡黑色素进行研究后发现,它能较好地防范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变性和保护多巴胺能神经细胞。
另有研究发现,乌鸡黑色素能降低6-OH-DA引起的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和纹状体TH阳性神经纤维缺失,并能使相关症状得到改善。
抗疲劳,抗衰老
当一个人总是气血虚弱、肾精不足的时候,是很容易感到疲劳的,甚至会觉得自己衰老的速度都比别人要快一些。
乌鸡在抗疲劳和抗衰老方面,也是颇有些本事的。
研究显示,乌鸡酶解物可延长实验动物负重游泳时间,提高其运动耐力,提示了乌鸡较好的抗疲劳能力。
![]()
我们的身体,在运动的时候是可能会产生乳酸的,而乳酸的产生是导致疲劳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者们发现,乌鸡可以通过降低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血乳酸及尿素氮含量,而达到抗疲劳的目的。
另外,剧烈运动后血糖水平的波动也是造成疲劳的原因之一。乌鸡酶解物能在一定范围内对血糖进行调节,调整肝糖原及肌糖原水平,从而对疲劳进行缓解。
![]()
在抗衰老方面,科研人员发现,乌鸡黑色素能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同时降低果蝇体内脂褐素水平,意味着其具有较好的延缓衰老的能力。
为了探究乌鸡抗衰老机制,科研人员对老年实验动物饲喂乌鸡及其黑色素,并进行观察与监测。结果显示,实验动物肝、肠、肾中SDH活性得到了增强,也就是说,乌鸡黑色素能够调节机体三羧酸循环和糖代谢,保持内环境稳定,进而使衰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延缓。
值得一提的是,乌鸡在应对皮肤衰老的问题上,也很有帮助。
科研人员发现,乌鸡提取物有助于改善表皮及角质Hyp的合成,提高肌肤胶原蛋白活性成分,从而抵抗皮肤衰老等问题。
![]()
幸福感,来源于什么?
或许不是所行皆坦途、万事都顺遂,毕竟谁人不曾经历过坎坷呢。
很多时候,幸福感来源于一些“姗姗来迟”的体验。
就好比,我们会在酷暑盛夏去寻觅阴凉,又会在腊月寒冬来期盼阳光。
所以,如果您感到自己的身子骨比较弱,不必太过懊恼,对自己“宽容”一些。
给自己一些时间,去调养,去改变。
炖一锅乌鸡汤,充分享受被浓郁香气拥抱的奇妙感觉。
蒸气抚面,汤香四溢。
滋补的幸福感在身体里流转,绵延不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