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在储存与加工过程中易受真菌污染,其中黄曲霉毒素与玉米赤霉烯酮是两类主要风险物质。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玉米赤霉烯酮则因类雌激素活性可引发动物繁殖障碍及潜在致癌风险。针对这两类毒素的快速检测,专用仪器已成为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关键工具。
检测原理与流程
检测仪采用荧光定量免疫层析技术,样品经专用提取液震荡萃取后,离心分离上清液并与稀释液混合,滴加至检测卡加样孔。在恒温孵育条件下,毒素分子与荧光标记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仪器内置光学系统捕获荧光信号强度并转换为毒素浓度数值。整个流程从样品处理到结果输出仅需十余分钟,显著优于传统实验室检测的数小时周期。
核心功能与优势
多场景适配性:可处理玉米、小麦、大米等谷物及饲料、中药材等复杂基质样品,检测项目涵盖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伏马毒素等8类以上真菌毒素。
高灵敏度与准确性:采用纳米级荧光微球标记技术,检测限低至0.1μg/kg,符合国家标准要求;6通道独立检测单元支持同步分析,避免交叉污染。
智能化操作:配备7英寸触摸屏与Android系统,支持WIFI联网、二维码识别及数据云端上传;内置热敏打印机可实时输出检测报告,包含样品名称、检测日期、合格判定等信息。
应用价值
该类仪器可广泛应用于粮食收储企业、加工企业及监管部门。通过快速筛查入库粮食的毒素含量,为分级储存提供依据;监控原料及成品质量,优化加工工艺;助力监管部门开展市场抽检,有效拦截超标产品,保障消费者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