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红烛如霞
“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泰戈尔的这句箴言,恰似破晓时的第一缕晨曦,精准戳中了信念最动人的特质——在困顿与迷茫的“黑暗”里,它能让我们敏锐捕捉到希望的“光明”,并用积极的姿态直面人生。
泰戈尔的这句名言“相信相信的力量”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明白,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它鼓励我们对自己的信念持有坚定不移的态度,即使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也不动摇。这就是信念的力量,而坚定的信念,就像前行路上的“指南针”,让人在纷扰中守住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相信的东西,因为相信我们才会选择,才会行动,才会愿意为之付出。
马云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道:“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是的,只有相信,我们才能够拥有力量,才能够实现我们的梦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桂梅校长的人生轨迹,正是被信念牢牢锚定的模样。最初在云南华坪任教时,她看到太多山区女孩因贫困辍学,小小年纪便承担起家庭重担,眼神里满是对读书的渴望与无奈。“让大山里的女孩能读书、有出路”的信念,从此在她心里扎了根。为了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她四处“化缘”,被人误解为“骗子”,甚至在街头被人白眼相看,可她从未停下脚步。筹钱时磨破了鞋底,说服家长时讲哑了嗓子,身患多种疾病仍每天凌晨5点就站在校园里等候学生。正是这股“一定要让女孩们走出大山”的信念,支撑她走过10余年艰难岁月,让华坪女高送出2000多名女学生,她们中有人成了教师,有人当了医生,有人回到家乡建设故土。张桂梅的人生,因这份信念走出了平凡,更照亮了无数女孩的未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重要的是,信念能引导我们抵达内心的平和与顺遂。这种“顺遂”并非指人生毫无波折,而是面对波折时的心态——当我们坚信“困难终将过去”,就不会被暂时的失意困住;当我们秉持“真诚待人终有回响”,就不会因一时的误解而感到内心的焦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丰子恺说:“不乱于心,不困于情。”这颗不乱的心,不是天生的,是在柴米油盐里慢慢磨出来的。信念让我们在起伏的生活中,始终握着一把“定心锁”,心定了,再乱的事也能理出个头绪;气顺了,再难的坎也能笑着迈过去。所以我们要坦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且带着勇气继续向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顾方舟,便在信念的支撑下,走出了一条充满挑战却内心笃定的路。上世纪50年代,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在国内肆虐,无数孩子因此致残。当时年轻的顾方舟立志“研制出疫苗,让中国孩子不再受这种病的折磨”。
为了尽快找到有效疫苗,他带领团队在云南大山里建起实验室,条件艰苦到连基本的冷藏设备都没有,只能靠人力背运冰块保存样本。更令人动容的是,在疫苗临床试验阶段,为了验证安全性,他瞒着家人,先让自己的儿子喝下了疫苗溶液。面对未知的风险,他并非毫无顾虑,但“守护孩子健康”的信念,让他战胜了恐惧。历经多年攻关,他研制的“糖丸”疫苗让中国逐步消灭了脊髓灰质炎。在这个过程中,他曾因实验受挫彻夜难眠,也曾因外界质疑倍感压力,但始终未动摇初心。这份信念,让他在科研的“黑暗”中坚守,最终迎来了“光明”,也让他在回望一生时,拥有了问心无愧的平和与顺遂。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到底,信念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藏在日常里的“底气”。它让张桂梅在被质疑时敢坚持,让顾方舟在遇风险时敢担当,也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敢唱歌,在迷茫时敢向前,最终在时光的沉淀中,把人生的轨迹,慢慢走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