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 知古通今|周二 · 牧夫专栏
周三 · 视频天象|周四 · 观测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测|周六 · 茶余星话|周日 · 太空探索
编译:王茸
校对:蔡贺菁 王婧彧
审阅:李宜骅
美编:张荣娜
后台:胡永葳
https://www.space.com/astronomy/mars/nasa-insight-lander-data-reveals-chunky-mars-interior
别想有什么规整光滑的层状结构, 火星内部可是个稠密的大杂烩。
大型行星体撞击火星的示意图
图源:Vadim Sadovski /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最新研究表明,火星内部结构远比科学家此前设想的更为混乱。火星地幔并非呈现整齐分层的结构,不像切开的脆饼般平整,反而更像一块粗糙的岩石布朗尼蛋糕:布满粗砺不平的岩块,充斥着其暴力起源时期遗留的远古碎屑。
这项发现源自美国宇航局洞察号着陆器(InSight lander)在2018至2022年间于火星收集的地震数据。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八次尤为清晰的火星地震波,发现其干扰模式与存在大量不同物质碎片的地幔特征相吻合。这些碎片的宽度估计可达4公里。
研究团队认为这些碎片形成于火星早期,当时这颗行星正遭受行星级天体的猛烈撞击。“这些巨大撞击释放的能量足以将年轻火星的大片区域熔化成广阔的岩浆洋,”首席研究员康斯坦丁诺斯·查拉兰布斯博士(Dr. Constantinos Charalambous)在研究声明中表示,“随着岩浆洋冷却结晶,它们留下了成分独特的物质块——我们认为如今在火星深处探测到的正是这些物质。”
在地球上,板块构造通过俯冲带不断将地壳物质回流至地幔。火星却拥有静止的内部结构。“火星发生的情况是,早期事件之后,地表凝固成一层静止的盖板,”查拉兰布斯(Dr. Constantinos Charalambous)解释道,“它封存了下方的地幔,将那些古老的混沌特征永久锁住——如同行星级的时光胶囊。”
换言之,如今借助火星地震数据,我们得以“回溯”约45亿年前的时空。
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马克·潘宁博士(Dr. Mark Panning)表示:“洞察号的数据持续重塑着我们对岩石行星形成机制的认知,尤其是火星的形成过程。看到科学家们通过我们探测到的地震活动取得新发现,实在令人振奋!”该实验室主导了洞察号探测任务。
该团队的研究成果于8月28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责任编辑:杨伯顺
牧夫新媒体编辑部
『天文湿刻』 牧夫出品
微信公众号:astronomycn
NASA毅力号火星车于2025年8月5日拍摄到这块奇特的岩石,外观酷似一块风化后的战斗头盔
图源:NASA
谢谢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