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在2023年初搞了个大动作,他们模拟了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入侵,做了24次兵棋推演。结果显示,在大多数情况下,美国、台湾和日本联手都能挡住大陆的常规两栖入侵,让台湾保持自治状态。但这个胜利代价巨大,美国那边丢了成堆的船舰、飞机和士兵,台湾经济直接崩盘,美国在全球的地位也得缓好几年。中国大陆也损失惨重,如果入侵失败,还可能动摇国内稳定。
这个推演基于现实军事能力,考虑了各方协调情况。推演里,大陆部队只在两次场景中赢了,一次是美国不插手,部队直接过海峡拿下关键点;另一次是美国介入但不借日本基地,大陆用导弹压制美军舰艇。其他22次都败了,胜率算下来就8%。这事一出,很多人开始议论,说美国这是在给自己壮胆,但也暴露了台海冲突的真实风险。
为什么胜率这么低?推演假设冲突在2026年爆发,用的是当时装备水平,比如美军F-35战机在空中压制大陆飞机。蓝队代表美国、台湾和日本,红队是中国大陆。他们用地图板、模型和电脑程序跑模拟,每次迭代好几个小时。变量包括天气、补给线和盟友参与度。如果日本不帮忙,美国没法用那边的基地,红队推进就快多了。
但整体上,蓝队靠空军打击和导弹拦截守住阵地。报告叫《下一场战争的首次战役:兵棋推演中国入侵台湾》,2023年1月9日发布的。领导这个项目的是马克·坎西安,他是海军陆战队退役上校,在智库干了很多年国防分析。坎西安强调,台湾抵抗意愿是关键,如果当地部队挖壕沟布雷,入侵就难上加难。
这个推演不是孤立的,美国过去几年做了不少类似模拟,从2016到2023,有12次中美台海战游戏,结果五花八门。CSIS的这个特别突出,因为跑了24次,覆盖基线场景和变体。变体里,如果美国不借日本基地,大陆推进更快,但还是败多胜少。
转到港媒那边,南华早报在2023年5月23日报道,中国研究人员模拟用高超音速导弹打击美国航母群。实验室里跑了20多次战斗,中国部队用24枚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沉了USS Gerald R. Ford航母编队。模拟发生在南中国海,三波攻击:先电子干扰压制宙斯盾系统,然后导弹以5倍音速飞来,调整轨迹躲拦截,最后砸中甲板。导弹尾迹在虚拟海面拉长,航母直接瘫痪。2024年1月19日,又一篇报道,说用低轨道卫星辅助电子战,三枚卫星压制雷达,28枚就能全球打击。模拟中,卫星先干扰美军通信,导弹再上,成功率高。
为什么这个模拟重要?因为美军航母是干预台海的核心,卡尔文森号2024年在南海和东海转悠,搭载F-35C隐身机,实力等于中等国家空军。航母群有提康德罗加巡洋舰和阿利伯克驱逐舰护航,这些船拦截过胡塞武装的导弹。但大陆的反舰弹道导弹难度大,美军拦截不稳。南华早报文章基于中国论文,实验室在西南中国,模拟用空间武器和导弹联手。导弹切换热成像躲干扰,精准命中。
对比CSIS推演和港媒模拟,差距明显。CSIS说大陆胜率低,但假设美军能有效防御,包括拦截导弹。港媒模拟却显示,高超弹加电子战能快速摧毁航母,改变战场动态。如果美航母没了,美国干预台海就底气不足。CSIS推演里,美国损失两艘航母,但还是赢了多数次;港媒说,24枚导弹就能沉一整个群。但现实中,高超音速导弹难防,美军承认了这点。
其实这个话题就是大国博弈,普通人关心的是会不会打起来,经济受不受影响。台海紧张,全球供应链乱套,芯片短缺大家都知道。CSIS报告提醒,美国得花钱升级军备,台湾要加强防御。中国大陆军事进步快,从辽宁号到福建号航母,海试从2024年开始。美国国防官员说,中国可能从那时动手,但推演显示风险高。
而逻辑上,推演和模拟都基于假设,但揭示弱点。美国需投资反高超科技,中国继续不对称战。台海稳定靠平衡力量,不是谁赢谁输。智库呼吁对话,减少误判。2023后,坎西安继续发报告,分析印太平衡。
因此,8%胜率和电子战毁航母,提醒冲突代价很高。我们需要理性看待,推动和平机制。而且美军承认,PLA海军成长快,现代化顶尖。最终,和平是最好的结果,战争会毁一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