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机制研究中,肌动蛋白结合LIM结构域蛋白3(ABLIM3)作为调控细胞骨架动态的关键因子,正成为肿瘤转移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的热点靶标。南京博研生物推出的科研人肌动蛋白结合LIM结构域蛋白3(ABLIM3)定量检测试剂盒,凭借其精准的检测性能与智能化操作设计,已在国内多家三甲医院与高校实验室中实现规模化应用。该试剂盒不仅能解析ABLIM3在细胞浆中的动态表达规律,更支持从临床样本到基础研究的全链条数据生成,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高效工具。
一、技术原理:从“蛋白捕捉”到“数据可视”的革新
南京博研生物的ABLIM3定量检测试剂盒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通过预包埋的高特异性抗体,像“分子磁铁”般精准捕获目标蛋白。当样本中的ABLIM3与抗体结合后,加入量子点标记的二抗与显色底物,形成“三明治”复合结构,最终通过光学密度(OD值)换算浓度,误差率控制在3%以内。
针对ABLIM3的复杂生物学特性,试剂盒特别优化了抗干扰缓冲体系,可有效屏蔽样本中杂蛋白与脂质的影响。例如,在肿瘤组织匀浆液这类高背景干扰样本中,仍能稳定检测到低至0.1 ng/mL的ABLIM3含量,灵敏度较传统方法提升5倍。
二、四大硬核优势:破解科研检测痛点
全场景兼容设计
无论是细胞悬液、组织裂解液还是血清样本,试剂盒均提供标准化处理方案。独创的冻干微球预封装技术,使试剂在2-8℃环境下可稳定保存12个月,单次实验成本降低40%。
智能数据分析系统
配套软件内置WHO标准品校正曲线,支持96孔板批量检测数据的自动拟合与质控分析。用户无需手动计算即可生成标准化报告,特别适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与纵向研究项目。
溯源级实验验证
试剂盒通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NIFDC)认证,并与质谱检测结果高度吻合(R²>0.99)。目前已在南京博研生物已超过200组应用案例,覆盖阿尔茨海默症模型构建、胃癌转移标志物筛查等前沿领域。
多物种交叉验证能力
除人源样本外,该试剂盒通过表位保守性设计,可兼容小鼠、大鼠等模式生物的ABLIM3检测,为跨物种比较研究提供统一标尺。
三、从实验室到临床:ABLIM3检测的三大应用场景
肿瘤侵袭性评估
ABLIM3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参与肿瘤转移。使用该试剂盒连续监测患者术后血清ABLIM3水平,可提前3-6个月预警复发风险。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
在小胶质细胞活化模型中,ABLIM3的表达变化与Tau蛋白磷酸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试剂盒的时间分辨率灵敏度可捕捉到用药干预后24小时内的蛋白波动。
药物靶点验证平台
CRISPR-Cas9基因编辑细胞系结合本试剂盒,可快速筛选调控ABLIM3信号通路的小分子化合物,日均检测通量达3000样本以上。
四、操作指南:三步完成专业级实验
样本预处理
细胞样本需用RIPA裂解液提取总蛋白,避免反复冻融;组织样本建议采用低温研磨法保持ABLIM3活性。
智能化孵育
将100 μL样本加入预包被板孔,37℃振荡孵育60分钟。试剂盒采用热循环稳定剂技术,即使实验室温控存在±2℃波动,仍能保证结果一致性。
数据可视化
使用酶标仪读取450 nm波长吸光度,配套软件自动生成浓度热力图与统计学差异分析,支持一键导出PNG/PDF格式图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