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乌克兰对俄罗斯几乎所有欧洲部分能源设施的大规模攻击,发生在美俄元首阿拉斯加会晤前后(从去年年初希尔斯基上将接任乌军总司令之后,这种攻击就一直持续不断,只是不同时段烈度不同),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大规模导弹无人机攻击导致大量乌克兰平民伤亡,乌克兰则加大力度攻击作为战争经济基础的能源产业,和去年年初的攻击不同,现在加上了对俄罗斯天然气设施的攻击。
而和去年拜登希望私下施压乌克兰不要攻击俄罗斯石油设施不同(当时欧盟美国需要印度中间商的俄罗斯石油),乌克兰的行动很明显的得到了川普的支持,毕竟,川普已经呼吁进攻俄罗斯本土了,炸一炸能源设施,当然属于开胃菜。
更重要的是,在马克龙和欧洲作秀的自愿联盟峰会上,川普对欧洲希望美国给向乌克兰派兵的欧洲的安全保证几乎没有回应,但明确要求欧洲不要继续采购俄罗斯能源给其输血,虽然冯德莱恩试图让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背锅,但美国总统中东特使威特科夫直言,欧洲从印度中间商购买石油。
很明显,欧洲搞错了轻重缓急,现在谈战后向乌克兰派兵其实毫无意义,如果他们继续通过购买俄罗斯能源资助俄罗斯的话。其实所谓自愿联盟的自愿意愿有限,最多是希望证明川普不给力,而他们尽力要向乌克兰派兵。
本身,现在的问题还是欧洲,如果欧洲不买印度中间商的石油产品,印度石油产品很难能自己消化,也未必能找到巨大的消费市场,自然也就降低了购买力度。
乌克兰持续对俄罗斯能源产业的打击(所有的俄罗斯能源企业都是俄罗斯战时经济的一部分,只不过有的炼油厂直接供应前线),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油气生产国的俄罗斯,境内燃油价格暴涨并在多个地区出现了供应短缺,汽油价格较2022年2月上涨了几乎100%,柴油价格则上涨了40%。
当然,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大多数炼油厂的攻击,还在加剧这种状况,毕竟,只要随随便便一架无人机飞临这些炼油厂坠落,就会导致这些设施的爆炸起火破坏,足够俄罗斯修个一年半载。而诸多俄罗斯炼油设施,已经遭到不止一次打击,例如梁赞炼油厂,已经招致7次打击,可以说,这种打击烈度,几乎让俄罗斯人刚修好就面临被重新炸毁的局面,修缮已经失去任何意义。
当地时间9月4日,普京在海参崴(俄称符拉迪沃斯托克)参加东方经济论坛的记者会上,有当地民众向他反映尤其价格暴涨的情况,普京罕见承认俄罗斯目前油气供应有些困难,但“远东地区煤炭储量巨大,足够使用9000年”,应该多烧煤,大力发展蒸汽机等技术。
当然,不只是远东,还包括作为普京开疆拓土象征的和心头肉的克里米亚,燃料供应尤其短缺。
原因并不复杂,首先,位于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斯拉维扬斯克炼油厂近期和之前持续遭到袭击破坏,产能几乎停滞,这是向克里米亚供应燃油的关键来源之一。
其次,连接克里米亚与俄罗斯本土的克里米亚大桥的运输能力多次因袭击而受限。
优先供应军备,进一步挤压了民用市场的供应。
另外,恐慌性抢购与囤积。
在远东回应俄罗斯民众对燃料供应短缺的不满,这应该也是普京首次回应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设施攻击导致的供应短缺问题,很明显,他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如果有,也只是返祖。普京说的用燃油换燃煤,当然是一种逆市场化行为,本身在俄罗斯很难做到,毕竟,这不是苏联时代可以不计成本的举国模式。而且重新更换能源体系的巨大资金,也不是现在俄罗斯所能承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