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揭秘位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600号画廊背后的故事。600号画廊创始团队亲述,当医院走廊变成画廊,当病历变成画作,来自精神病院的浪漫艺术。这不是一本关于治愈的神话,而是一次温柔的祛魅。呈现近300幅原生画作原稿,讲述18位精神障碍患者艺术家的故事。赠送精美明信片。
内容简介
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常被称为“600号”)的画廊,有这样一群创作者:他们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却用画笔扯开了病房的铁栅栏。这里,是受精神障碍困扰的人的精神家园。
本书没有猎奇的“疯癫天才”的故事,只有一群普通人在困境中对自我的诚实书写;这里没有奇观,只有一群人在命运的裂缝里,用色彩种出的光。他们是被称为“梵高”的精神障碍患者,也是用色彩对抗荒芜的原生艺术家。
本书作者陈智民医生用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医院支持下和同事一道创办了600号画廊。在这里,有人用对称图案构建精神的秩序,有人在抽象线条中释放被压抑的灵魂,有人把病房的铁窗画成了通往自由的隧道……这些未经修饰的画作,没有技法的炫技,却暴露出生命最本真的悸动:像老蒋笔下重复的军装人像,藏着被时光磨平的尊严;如心铁先生画中沸腾的血色与冰冷的铁,是躁狂与抑郁交织的生存寓言。
这不是一本关于治愈的神话,而是一次温柔的祛魅。一旦我们撕掉“精神障碍患者”的标签,就会发现在他们的画布上,凝结着与每个人相通的挣扎——对归属的渴望、对自由的追寻、对荒诞世界的抵抗。他们在用另一种语言,讲述着生命的重量。
作者简介
陈智民
l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
l参与创办600号画廊,画展策划之一;
l长期从事文艺精神病学、精神病理传记学/病迹学研究,以及精神病学电影、精神障碍者艺术等研究;
l著作有《电影中的精神病学》《文艺大师与精神障碍》;
lB站账号为“文艺精神病学俱乐部”,豆瓣“文艺精神病学”小组主理人,做精神病学及相关内容的科普。
编辑推荐
1.推荐人
l王祖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名誉理事长;
l郭海平:中国原生艺术拓荒者、南京原生艺术中心创始人。
2.600号画廊创始团队首次揭秘国内首个精神病院画廊背后的故事,包括从无到有再到现在越做越好,还有大量的患者的创作故事。这个过程体现了中国精神医学正在越来越重视医学人文的精神。
3.作者的硕士和博士的研究课题都是病迹学(又被称为“精神病理传记学”),也就是研究患有精神障碍的文学家,以及精神障碍对他们的文学创作的影响。他能从专业角度来分析精神障碍患者中的艺术家的作品。
4.书中有大量的精神障碍患者的原生画作,读者可以从中窥见他们的内心世界。
5.为精神障碍患者去污名化、祛魅。
6.本书四色印刷,配有多幅彩色插图,与文字呼应,更加引人入胜。
扫码加入我们|一起开启好书探索之旅期待你的蜕变让我们一起携手,彼此见证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