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新生目前都已逐渐到校,8月20日看到清华大学一个消息说,今年本科新生约3700人,新生男女比例略超2:1。男生远远多于女生。
也就是说,清华大学每三名新生中,就有两名是男生。
说实在的,清华大学是顶尖高校,男女比例差距并不大,也不具备普遍性,实际上,有个普遍规律是:985大学男生远远多于女生,211大学有所缓和,普通本科以下男生断崖式下降,男女生比例出现逆转,女生远远多于男生。
39所985大学的男女性别比例也存在显著差异。
从数据看,国防科技大学的男女比达到15.35,在39所大学中比率最高。军校有其特殊性,可以理解。
在普通类985大学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的男女比分别达到6.48和4.43。
一般而言,理工科高校男女生比例差距比较大,综合性大学的男女比例普遍较为均衡,如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基本上男女比例1:1。而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这两所师范类985更是女生压倒性优势。这些学校通常在人文、社会科学和教育等领域也拥有卓越的声誉,吸引了更多女性学生。
有人说,女生因为生理因素,一般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学习成绩普遍超过男生,到了高中,男生开始超越女生,高考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能够考上985或211大学的,大多是男生,女生如果能够考上985大学大多是出类拔萃的。而普通本科以下就是女生的天下了。
工科985或211男多女少,师范类医学类985或211女多男少。综合类985或211男多女少,但也有例外,比如郑州大学、上海大学男女生基本持平。
然而,到了普通本科层次,出现了女生比例远超男生的现象。有一所本科院校,平均10个男生就有7个女生。
据统计,全国人口中,男性要比女性略多。
然而,本科阶段的女生比例要大大超过同龄的男生,并且这个趋势从20年前就开始呈现。比如2013年,全国普通本科招生381万人,其中女生209万,占比55%;女生数量首次超过男生。2022年,全国普通本科招生467万人,其中女生295万,占比63%,达到历年最高峰,女生人数是男生的1.7倍。
硕士生也是这样。
2010年,全国在校研究生128万,女生占比50.36%,女硕士人数首次超过男硕士。
到了2020年,267万在校研究生里,一半多的是女硕士,这种女多男少的现象延续至今。
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幼儿园、小学、初中阶段男生比女生多,到了高中,男女生比例接近,到了大学开始分化,985和211大学男生比女生多,普通本科大学以下女生比男生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第一,法律规定,女生和男生同样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女孩子起码要上学到初中毕业。
第二,性别观念转变了。女生与男生获得同等受教育的机会,且获得同样工作的机会。只要女孩努力,一样会有一个好工作。
第三,因为女孩的生理特点,似乎就业比男孩更困难一些,这就逼迫女生更注重学习。何况农村都有这种意识,如果女孩子学习好,家里就会一直供下去,考高中,考大学,考研究生。
如果女孩学习成绩不好,那么初中毕业就不让上了,要么去打工,要么帮着父母干农活,然后早早寻一个婆家嫁了。在农村,学历越低,结婚越早。
第四,专业选择的差异。虽然女生在本科教育中的整体比例较高,但在不同专业之间仍存在显著差异。
一些传统上被认为是“男性领域”的专业,如理工科、计算机科学等,男生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在人文社科、医学、教育等领域,女生则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第五,以前师范类院校是女孩的天下,随着人口减少,教师出现过剩,师范类专业成为新的“天坑”,师范毕业的女孩子就业更难了。何况如今用人单位招聘女生比例越来越少,女生就业问题会越来越严峻。
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呢?请在评论区里留言,谢谢友友的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