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月有稳定收入,能帮家里减轻负担,感觉日子有奔头了。”在清远市清新区玄真社区,陈女士通过“区—镇—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精准匹配,成功入职本地服装公司。
陈女士是清远市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建设的受益者之一。近年来,清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打造标准化就业驿站,推动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向基层深度延伸,有效破解群众“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问题。2025年以来,全市34个就业驿站已帮助2960名求职者实现就业,初步建成覆盖全域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
三级联动精准服务
家门口端上“新饭碗”
陈女士因需独自抚养子女,长期面临就业困难。在办理失业登记后,清新区太和镇就业驿站将其纳入重点帮扶对象,并随即启动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社区摸排其就业意向与需求,镇级驿站对接辖区企业资源,区级部门统筹岗位库与政策支持,为其量身定制就业路径。在了解到陈女士有服装行业就业意向后,驿站工作人员通过“企业岗位库”迅速匹配岗位,并带其实地参观企业。今年5月,陈女士顺利入职心仪的服装公司。
清新区太和镇就业驿站。通讯员 黎诺思 供图
类似的暖心故事也在产业园区上演。佛冈县汤塘镇20岁的邓女士,因父亲病重、弟妹年幼,初中毕业后一直待业,靠做手工活补贴家用。今年,广佛(佛冈)产业园就业驿站通过“快速响应机制”,仅用1天就为其完成从咨询登记、岗位匹配到企业面试的全流程,成功对接园区内一家化妆品公司的生产岗位。“之前找工作像堵在‘死胡同’,现在有了稳定收入,还能照顾家庭,心里特别踏实。”邓女士感慨道。
目前,清远已建成34个就业驿站,其中21个布局在中心镇和核心社区,10家在省职教城院校,3家设在广德(英德)产业园、广佛(佛冈)产业园、高新区等产业聚集区,形成“政策咨询送上门、用工对接进厂门”的基层就业服务网络。
驿站不仅让劳动者“求职少跑腿”,也满足企业“用工精准化”的需求。“以前招人要花大量时间筛简历、组织面试,还常找不到合适人选。”对接邓女士的化妆品公司负责人表示,“现在就业驿站送来的求职者技能匹配且稳定,大大降低了招聘成本。”
据统计,2025年以来,全市就业驿站累计开展服务活动200余场,收集岗位信息超8215条,发布优质岗位4.6万个,服务劳动者4.8万余人次,成功帮助2960人实现就业。
佛冈广佛园内的就业驿站。通讯员供图
多元模式全链条帮扶
数字化赋能提效能
在基础服务之外,清远各就业驿站还探索出“驿站+零工市场”“驿站+家政培训”“驿站+云端探厂”等多元模式,延伸服务链条、提升帮扶效能。
佛冈县创新推行“就业驿站+零工市场”一体化建设路径,引入专业人力资源机构负责日常运营,累计开展专项招聘会93场,为重点用工企业输送员工795人;英德市创新构建“1+3”就业服务体系,以就业驿站为核心,融合就业帮扶、家政服务、技能培育三大功能,通过“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开展家政技能培训26场,培育持证家政服务人员225名,借助“好德妈妈”培育站开展技能培训,帮助398名女性劳动力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数字化赋能更提升了服务效率。清新区就业驿站通过设立“云端探厂”栏目,让万邦鞋业单月吸引200多名求职者;省职教城10所高校配置的AI就业服务一体机,依托智能平台打造“云探清远好企”专项活动,推送924家企业超4400个就业岗位,推动高校专业人才与企业技术需求高效匹配,让“企业找才”与“人才求职”在云端快速“牵手”。
清远发布编辑部
来源:新清远 清远日报
记者:张彩霞 通讯员 郑奕剑
编辑:罗静
校对:洪会强
二审:蔡硕
三审:钟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