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曹操手下的大将。三国志中陈寿把于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朱灵写在一卷,那自然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了。就这样厉害的人,最终却被曹丕羞辱,生病羞愤而死。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国志中记载于禁字文则,早在曹操在兖州的时候于禁就和他的同伴一起投奔曹操了。在王朗手下做事,王朗欣赏于禁的才华,就向曹操推荐说于禁的才干可以任大将军。曹操的爱才之心是毋庸置疑的呀,既然王朗向他推荐了于禁,那自然要面试一番呀,看看有没有真本事。面试的结果就是于禁被封为司马。之后于禁由于表现突出,领导交代的任务都能够完成得很好,那自然也就是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
于禁这个人的特点就是治军严谨,做事情有条不紊。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于禁跟随曹操去招降张绣。这里提一下三国演义里面的场景吧,本来是张绣都已经投降了,可是曹操的癖好有点特别,不喜欢小姑娘,就喜欢别人的媳妇,喜欢少妇。曹操就看上了张绣的婶婶,这就有点儿欺负人了,也不怪张绣又叛变。这下曹操被打得是灰头土脸,差点性命不保。
在这次战争中,曹操的长子曹昂和贴身保镖典韦被杀。只有于禁的部队有条不紊的撤退。还没和曹操会面呢,路上遇到被青州兵抢劫的士兵。于禁就去攻打青州兵。实际上他们都是曹操的部队,这属于内讧吧。青州兵就诬陷于禁呀,这要一般人肯定得先着急为自己辩白。可于禁还是先做好了防御,然后再去找曹操解释情况。曹操那也是英雄人物,自然能分辨其中的真伪,于禁没有受到处罚,反而还被封益寿亭侯了。可见曹操对于自己于禁还是给予了足够的信任。
![]()
就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人,在其晚年却落得个被羞辱致死的下场。究其原因还和关羽有一定关系。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关羽水淹七军啦。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派曹仁去樊县征讨关羽,派于禁去增援曹仁。北方的将领自然对于南方的气候不太熟悉。于是就有了关羽的高光时刻,襄樊之战。可惜的是荆州被吕蒙白衣渡江偷了家。
于禁等人没有办法只能投降关羽。而最让人意外的还是庞德,庞德本是马超的手下,马超后来降刘备,但是庞德因为生病,还留在张鲁那里,后来曹操平定汉中,又帮庞德治病,厚待庞德,庞德感念曹操的恩情,就效忠曹操。庞德和于禁一起被关羽打败以后,宁死也不投降,最终被关羽杀死。
![]()
于禁被关羽抓了以后,关羽败走麦城被杀,于禁自然是归了东吴。因为关羽被杀,蜀汉与东吴的联盟破裂,孙权向曹操称臣,最后于禁又回到了曹魏。这时候曹操已经病逝了。在曹操病逝之前听闻于禁投降关羽之后感慨”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曹丕是什么人呀?表面还安抚于禁,运用旬林父,孟明视的事情安慰他。实际上让人画关羽战胜庞德于禁,庞德愤怒,于禁投降的场景。用来羞辱于禁,最终于禁羞愧,生病去世!
![]()
咱不说别的,就是于禁投降以后,辗转回到曹魏,就是曹操还在,那也不一定有一个好的结局,曹操什么人呀,手上可谓是沾满鲜血,多少名士都被他杀了,他也不在乎名声。况且曹操生性多疑,就算于禁能保住性命那也是不能重用于禁了。而曹丕比起父亲曹操来更多了一份阴险,也不是一个有容人之量的人。如果一直呆在吴国漂泊终老可能还好一点,既然回去了,也该了解曹操父子的为人。当初于禁要与庞德一起战死,或者是庞德能够与于禁一起投降也能够好一些。就怕有对比呀,庞德跟曹操的时间没有于禁久,可是还能够舍生取义,而于禁跟了曹操三十年,最后的时候竟然选择投降。如果于禁知道自己活着是这样的结局,那肯定也是毫不犹豫的赴死了。可能他还想着活命以后能够为曹操效力呢,但是人家曹操父子已经不想再用他了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