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外,家属们就像等待开奖的“赌徒”,踮着脚、抻着脖子,都想抢到“第一个抱娃”的资格。
可能有人觉得夸张,但这却是产房外每天都会上演的事情。为什么非得第一个抱娃呢?关于这个问题,大家众说纷纭:有人说,可以沾到更多好福气;也有人说,贵人抱娃能改变命运……
为此,还有很多家庭为了这“第一抱”争得头破血流。说真的,“第一抱”可不是什么玄学,而是技术活!抱对了,宝宝安全;抱错了,宝宝轻则哭闹,重则危及健康。
据说,有两种人不能伸手抱娃,是连医生都明令禁止的。说到这里,肯定有很多人好奇:到底是哪两种人呢?别着急,这就带大家揭开产房外面那些不为人知的“抱娃潜规则”!
这两种人,无论多爱宝宝都别急着抱
第一种:浑身烟味的“老烟枪”
产房门口,经常能看到一些烟民家属,趁着产妇生产的间隙,就在外面猛抽几口烟。等宝宝一出来,他们就像没事儿人一样,伸手就要抱娃。
这时候,医生护士绝对得拦着,还急得直跺脚。为啥?原因很简单,就因为他们身上那股浓浓的烟味。
新生儿的身体就像一张白纸,特别脆弱,尤其是呼吸道。
烟民身上带着的二手烟,对宝宝来说就是“隐形杀手”。二手烟里的有害物质巨多,每一种对宝宝来说都很致命,一旦吸入这些物质,就可能诱发呼吸道问题。
这种情况下,医生护士能不着急吗?这不明摆着,是把宝宝往火坑里推嘛!就算是宝宝的亲爷爷、亲爸爸,只要是烟民,就应该离远一点。
想抱娃可以,先把自己身上的烟味散干净了,顺便洗个澡、换身干净衣服,再和宝宝亲近吧,别没事找刺激。
第二种:手忙脚乱的“新手莽夫”
要说产房外最让人捏把汗的,还是那些连奶瓶都没有碰过的新手家属,抢着抱娃是好事,可要是想抱好娃,还是得要好好练练。
新生儿的脖子软得和面条一样,颈椎也还没有长结实,想要把新生儿抱好,真的需要花费一番时间和工夫。
新手家属没有抱娃的经验,抱娃的时候要么喜欢把宝宝的头太高,要么用胳膊肘怼着宝宝的肚子,这是特别危险的事情,稍不注意就会伤到宝宝。
更要命的是,有些新手家属紧张得手都在抖。
自己难受不说,宝宝也特别难受,怕摔了不敢使劲,最后只能让宝宝蜷在怀里,像个小虾米一样,看着都不舒服。
医生之所以盯着这些人,就是因为每年都有新家属抱娃姿势不对,给宝宝造成永久伤害的案例发生。这可不是小事,是在拿宝宝的生命健康开玩笑。
除了这两人,这些“雷”也得避开
别以为不是这两种人就能随便抱娃,产房抱娃的坑说起来,可以绕地球一圈呢。
有些家属觉得“我洗了手就能抱娃”,却忘了自己刚才可能涂了护手霜、喷了香水,这些化学香精一旦蹭到宝宝脸上,也是分分钟会引起过敏。
更别提,还有一些带着钻戒、手镯的亲属,这些金属首饰哪怕轻轻蹭到宝宝的皮肤上,都可能会留下伤痕。
还有人喜欢抱着宝宝到处炫耀,从厂房门口一路抱到走廊尽头,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家填了新成员。殊不知,新生儿才刚刚离开母体,对外界温度的变化特别敏感,来回折腾很容易受凉。
这也是为何,医生总是强调娃要“少抱多躺”的最大原因。新生儿阶段,宝宝最需要的不是被围观,而是安静的适应这个新世界。
真的想要抱娃,就要这几条焊在脑子里。
首先得要搞清楚谁能抱,非烟民家属、洗干净手、摘了首饰、换了无异味衣服,这是抱娃的入门标准。新手家属,一定得要在护士的指导下多练习几次,别想着一上来就独立操作。
其次得要明白怎么抱,娃可不是随便抱的,想要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后脑勺和脖子,另一只手搂住屁股和腰,一定要让宝宝的身体呈一条直线才可以,而且绝对不能晃悠。
最后得要做到别瞎嘚瑟,宝宝刚出生时需要做评分、测黄疸、打疫苗,这时候谁都不要急着去添乱。等到所有的事情都完成后,再小心翼翼地抱娃,每次抱的时间也尽量别超过5分钟。
写在最后:产房门口可不是什么秀场,爱娃本身没有错,但方式得要用对。产房外面的这些规矩,不是为了扫谁的兴,而是新生儿实在太脆弱,容不得半点闪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