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牛了,这技术已经开始保卫地球了,据央视新闻9月5日报道,近日召开的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方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我国正在规划对一颗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验证小行星防御方案可行性。啥意思?就是中方要为地球建一个金钟罩防御系统,可以防止任何的天外来星对地球的撞击,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并且已经开始测试了。
那么怎么撞击呢?使用的是什么武器呢?据吴伟仁院士介绍,这项任务拟采用“伴飞+撞击+伴飞”的任务模式,发射观测器和撞击器。观测器先期抵达对目标小行星进行抵近观测,获取其详细特性参数,然后撞击器对小行星实施高速撞击。撞击全过程将通过天地联合方式,采用近距离高速成像等技术,开展小行星轨道、形貌和溅射物变化观测,准确评估撞击效果。
那么这个计划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说要验证什么技术呢?主要是验证撞击精度、轨道偏移量测算及效果评估能力,最终实现“撞得准,推得动,测得出,说得清”的技术目标。根据规划,2030年前执行首次动能撞击任务,2030-2035年间开展推离偏转试验,到2045年前初步掌握小行星轨道控制能力。
为完成这项任务,中方同步构建了“中国复眼”行星雷达监测系统,其二期工程可探测750万公里内威胁目标,三期工程将扩展至1.5亿公里探测范围。地基监测方面部署了分布式雷达阵列,天基监测则提出在地月系统拉格朗日点布置红外望远镜网络。2023年4月,国家航天局明确将防御近地小行星作为八大航天行动之一。在美国到处抢劫世界的时候,中方已经在考虑的是如何拯救地球的任务。
那么此次任务最理想的效果是什么呢?希望通过这次撞击试验,稍微改变小行星的轨道(可能仅改变3到5厘米),利用太空中运动的累积效应,使其在几十年到一百年内不再有撞击地球的风险。执行此次撞击任务的,并非常规意义上的导弹,而是一种专门设计的航天器动能撞击器。它会由火箭发射入轨,然后自主导航飞向目标小行星,其摧毁目标的方式并非依靠爆炸,而是依靠高速飞行所产生的巨大动能,只要速度足够快,能产生惊人的破坏力,通过直接碰撞摧毁目标。
最大的技术难题有四点:一是精确导航与制导,要实现超高速直接碰撞,需要极高精度的自主导航、制导与控制能力,撞击器必须能自己实时计算并调整飞行轨迹,准确命中目标。二是远距离探测与特性识别,对千万公里外、可能从未接触过的小行星,要精确测定其轨道、形状、成分、自转状态等,了解这些特性对于预测撞击效果至关重要。
三是超高速撞击物理效应,高速撞击小行星时会发生什么?如何准确预测其轨道改变效果?这涉及复杂的建模和仿真。四是天地协同监测与效果评估,撞击瞬间和之后,需要天地配合(如地面望远镜、空间探测器),采用近距离高速成像等技术观测撞击过程、溅射物和轨道变化,准确评估撞击效果。
那么这项技术对军事上有什么意义呢?太重大了,现在所有的武器都离不开天空中的卫星导航。这项技术与反卫星基本是相通的,战时,是可以对敌人卫星进行反制的。但反卫星作战还需解决针对人造卫星特定属性(如机动、电磁特征、轨道高度)的诸多问题。中方开展小行星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首要目的是和平的、用于全人类安全的行星防御技术验证,如果有哪个不开眼的国家,非要对中方发动战争挑衅,那咱至少也具体这项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