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居然开始搞这个了?中国计划撞击小行星,这下连老美也不得不慌了

0
分享至

1

前言

2023年9月初,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对外宣布:我国正在积极部署一项针对小行星的主动撞击任务。

这一重磅信息迅速在全球科学界和公众中引发强烈反响,许多人为之振奋不已:

一旦这项计划成功实施,意味着人类在面对可能威胁地球的小行星时,终于拥有了主动干预的能力,不再像远古时代的恐龙那样,只能被动承受灭顶之灾。

不过,这则充满希望的消息也触动了一些国家的敏感神经,尤其是某些长期垄断太空防御话语权的大国,其反应显得格外紧张……



2

小行星撞地球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小行星撞击地球”似乎只是科幻电影中的虚构桥段。但现实情况是,这种风险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真实存在的宇宙常态。

当前太阳系内漂浮着数以百万计的小行星,它们运行轨迹复杂且难以完全预测,随时有可能与地球发生交会。

其中,直径超过一千米的近地小行星数量已确认超过一千颗。若其中任意一颗撞击地球,将引发剧烈气候剧变,导致全球七成以上城市遭受毁灭性打击。



3

而一旦来袭天体直径突破一万米门槛,地球或将面临新一轮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

这不是危言耸听——在地球历史上公认的五次重大生物灭绝事件中,至少有两次被科学界归因于小行星撞击,最著名的便是6500万年前终结恐龙时代那次灾难。

正因如此,在联合国发布的全球生存威胁评估清单中,“小行星撞击”始终位列最高优先级,被视为潜在终结人类文明的重大隐患之一。



4

尽管这类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较低——直径千米级的撞击大约每十万年出现一次,而万米级撞击更是间隔约一亿年才会发生——

但我们不能仅依赖时间概率来规避危机,必须掌握应对能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么,如何有效化解这一来自深空的威胁?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影视作品中常见的桥段:用核武器将其炸毁,从而解除危机。



5

然而,真实情况远比想象复杂。太空中没有空气介质,核爆无法产生冲击波,爆炸能量大量散失,难以对坚固的小行星造成实质性破坏。

即便侥幸将其击碎,若碎片尺寸仍较大,这些残骸依然会以高速冲向地球,带来更分散却同样致命的连锁灾难。

因此,现代航天界的共识是:真正的解决方案不在于摧毁目标,而在于通过外力扰动其轨道,使其偏离原本的撞击路径。



6

这并非理论设想,而是已有实践验证的技术路径。

2022年,美国执行了名为“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的任务,派遣探测器“飞镖”精准撞击了一颗名为Dimorphos的小行星卫星。

该探测器历时308天飞行后成功命中目标,产生了显著的动力学效应。

据《行星科学杂志》披露,撞击瞬间从小行星表面喷射出约1.6万吨尘埃与碎屑,所产生的反作用推力甚至超过了撞击本身的动量传递效果,充分证明轨道偏移技术具备可行性。



7

除撞击法外,美国还提出过引力拖曳器、核能轨道修正等方案,但前者受限于当前技术水平,后者则因放射性风险过高而难以被国际社会接受。

同时,也有声音担忧此类干预行为可能适得其反——万一操作失误,是否会把原本无害的小行星推向地球?

对此,美方明确回应:DART任务特意选定了一个完全不会接近地球的双星系统作为实验对象,确保整个过程绝对安全,不会对地球构成任何附加风险。



8

中国的计划

虽然美国的实验证明了轨道偏移技术的有效性,但中国的应对策略更为系统化和精细化,并非简单复制其模式。

根据吴伟仁院士介绍,我国提出的是一项“三步走”战略,采用“伴飞—撞击—再伴飞”的闭环式操作流程。

具体而言,首先发射观测航天器靠近目标小行星,对其质量、密度、自转速度、结构强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全方位测绘与分析。



9

在此基础上,经过精确建模与轨道计算,择机释放撞击器实施动能打击。

撞击完成后,将继续利用空间与地面联合观测网络持续跟踪目标,评估轨道变化幅度与结构响应状态,为后续任务积累数据并优化技术模型。

这种全流程闭环设计,展现出极高的科学严谨性和工程可控性,相较美国“一次性撞击+远程观测”的方式,更具精度优势与发展潜力。



10

尤为关键的是,我国方案不仅适用于中小型小行星,还能应对更大规模的威胁目标。

即使单个飞行器无法直接撼动巨型小行星,也可通过推动一颗小型天体作为“太空炮弹”,间接撞击更具危险性的主目标,实现“以小制大”的高效防御。

这种方法的能量利用率可达传统手段的十倍以上,极大拓展了人类抵御大型近地天体威胁的能力边界。



11

当这一完整技术路线公布后,国际舆论特别是美国方面表现出明显不安。

目前全球具备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屈指可数,而在行星防御领域真正拥有实际执行能力的此前几乎仅有美国一家。

长期以来,美国借此掌握了该领域的主导权与话语权——倘若未来某颗小行星预报将撞击某一国家,该国几乎只能求助于美国提供救援服务,而美方自然可借此索取高昂政治或经济代价。



12

如今局面已然改变。随着中国加入行星防御行列,并提出更加先进可靠的解决方案,美国的独家垄断地位被实质性打破。

更重要的是,这标志着世界航天格局正从单极主导走向多极共治,有力挑战了美国在高科技领域长期维持的技术霸权形象。

这也说明,中国不仅有能力参与全球性安全议题,更能贡献独特且高效的解决方案。



13

最后,不少人或许会问:为何近年来各国突然加大对小行星防御的投入?难道是相关技术刚刚成熟吗?

其实原因非常现实:近年来频繁出现逼近地球的小行星,让各国切实感受到了威胁迫近的压力。

最早可追溯至2022年2月,中国天文团队监测到一颗直径约43米的近地小行星,以仅225万公里的距离掠过地球轨道。

14

这个距离在宇宙尺度上堪称“擦肩而过”,足以引起高度警觉。

进入2024年2月,科学家再次发现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初期测算显示其撞击地球的概率一度高达1.5%,虽然后续观测排除了撞击可能,但仍引发全球关注。

就在几天前,又有一颗直径约30米的小行星,以每秒12公里的高速从距地球仅21万公里处飞驰而过,相当于地月距离的一半左右。

15

可以说,正是这一连串惊险的“访客”接连登场,促使各国加快构建行星防御体系的步伐。

而中国此次主动公开小行星撞击计划,不仅是技术实力的展示,更是一种负责任大国的姿态表达。

此举旨在向全世界传递信心:人类面对共同威胁时,不应陷入零和博弈,而应携手共建安全屏障。

这也再一次印证,“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中国正在身体力行推进的全球愿景。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参考信源:

上游新闻 我国正规划撞击小行星,验证小行星防御方案可行性!2022年美国曾实施小行星撞击试验

环球网 我国规划撞击一颗小行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如果蔡英文、赖清德突然宣布承认九二共识,我们该咋办??

如果蔡英文、赖清德突然宣布承认九二共识,我们该咋办??

放开他让wo来
2025-09-19 09:32:59
重磅!越南宣布大转折:从“跟跑”到“领跑”,苏林释放重大信号!

重磅!越南宣布大转折:从“跟跑”到“领跑”,苏林释放重大信号!

缅甸中文网
2025-09-18 13:15:07
瞧瞧张艺谋和巩俐、陈婷的合影,啥叫生理性喜欢,一眼便知!

瞧瞧张艺谋和巩俐、陈婷的合影,啥叫生理性喜欢,一眼便知!

萌姐
2025-09-02 17:24:11
《731》口碑崩了,好题材被浪费,预测票房缩减70亿

《731》口碑崩了,好题材被浪费,预测票房缩减70亿

影视高原说
2025-09-18 19:39:01
郝龙斌反悔不辩论,郭正亮叹:他当国民党主席一定是灾难

郝龙斌反悔不辩论,郭正亮叹:他当国民党主席一定是灾难

金牛传音
2025-09-18 17:03:39
“隐形战机不隐形啊,都看到了”

“隐形战机不隐形啊,都看到了”

极目新闻
2025-09-17 18:56:46
梅根晒军装照庆祝哈里41岁生日,瞬间引爆全网热议!

梅根晒军装照庆祝哈里41岁生日,瞬间引爆全网热议!

全球奇趣娱乐八卦
2025-09-19 05:00:03
特讯!卡塔尔发表“罕见”涉华言论,西方国家“舆论”一片哗然

特讯!卡塔尔发表“罕见”涉华言论,西方国家“舆论”一片哗然

科技出仕
2025-09-15 23:35:59
法国高福利社会撑不住了,马克龙已无力回天,各地上演街头大战

法国高福利社会撑不住了,马克龙已无力回天,各地上演街头大战

乡土舒四
2025-09-19 09:04:50
特朗普称美方正试图收回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特朗普称美方正试图收回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界面新闻
2025-09-19 10:14:42
金正恩能力有多强?创造5个政界记录,有望成为世界级伟大人物

金正恩能力有多强?创造5个政界记录,有望成为世界级伟大人物

文史旺旺旺
2025-09-16 16:18:23
中国击落了流星?美导弹刚到日本,解放军不装了,直接给它下马威

中国击落了流星?美导弹刚到日本,解放军不装了,直接给它下马威

来科点谱
2025-09-18 09:07:26
“集齐了5个顶级buff”,江西女博士征婚无人问津,海王都不敢娶

“集齐了5个顶级buff”,江西女博士征婚无人问津,海王都不敢娶

妍妍教育日记
2025-08-20 19:37:34
“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知名餐厅撤下现做招牌

“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知名餐厅撤下现做招牌

大象新闻
2025-09-17 22:33:01
娱乐圈炸锅:宋佳王伟隐婚2年,被曝生活细节才真相大白!

娱乐圈炸锅:宋佳王伟隐婚2年,被曝生活细节才真相大白!

庭小娱
2025-09-17 13:40:38
66岁毕福剑也没想到,自己败光的体面,如今被29岁的女儿挣了回来

66岁毕福剑也没想到,自己败光的体面,如今被29岁的女儿挣了回来

心静物娱
2025-09-03 13:47:40
50岁男子接受生殖器增大术后当场死亡 !北市医涉过失致死送办

50岁男子接受生殖器增大术后当场死亡 !北市医涉过失致死送办

另子维爱读史
2025-09-18 22:24:28
“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知名餐厅撤下现做招牌

“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知名餐厅撤下现做招牌

扬子晚报
2025-09-17 23:00:57
哈兰德打进欧冠50球时25岁59天历史第二年轻,梅西居首姆巴佩第三

哈兰德打进欧冠50球时25岁59天历史第二年轻,梅西居首姆巴佩第三

直播吧
2025-09-19 04:40:16
张文宏呼吁:60岁后千万别做这几项健康检查,做了可能会害你

张文宏呼吁:60岁后千万别做这几项健康检查,做了可能会害你

霹雳炮
2025-09-11 23:13:49
2025-09-19 11:15:00
霁寒飘雪 incentive-icons
霁寒飘雪
关注新鲜资讯,分享热点见闻
2067文章数 2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加沙停火草案被美国一票否决 中国大使发出"灵魂三问"

头条要闻

加沙停火草案被美国一票否决 中国大使发出"灵魂三问"

体育要闻

30队今夏花钱排名:雷霆超8亿 勇士零花费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财经要闻

青海一"矿霸"非法填埋万吨危废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口确认:正评估英特尔代工

汽车要闻

理想i6不搞虚的,9月26日上市/第二天开始交付

态度原创

家居
手机
艺术
本地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多维交集 简意雅情结合

手机要闻

意外吗?在4-5K区间vivo超越小米成新王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谁懂!在天下第一关拍到史诗感大片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