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800名红军在贵州神秘失踪,中央多次寻找无果,70年后才知真相

0
分享至

“2001年3月12日,你是不是在找当年跳崖的那些红军?”石阡县困牛山村口,86岁的苗族老人龙文秀拉住杨又铸的衣袖,小声问。杨又铸一怔,随即意识到,他多年追索的线索,或许就藏在老人嘴里。那一刻,70年前的硝烟与此刻的山风交织在一起,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才算真正被掀开。

把时钟拨回到1934年10月7日。那天凌晨,红六军团行至石阡,山雾浓得伸手不见五指。此刻的六军团已由最初的九千余人锐减至四千七百人,弹药、粮食、人手都紧张得厉害。军团部从地图上看到困牛山,三面环水,两侧悬崖,仅一条羊肠小道可进出,似可暂作屏障。于是,18师52团被指定留下断后,掩护主力南撤。龙云握着那张略显粗糙的地形图,自嘲地笑了笑:“守也得守,顶不住也得给兄弟们争时间。”



敌军动作更快。桂系与湘军合围,炮声从山谷外直灌入耳膜。天亮之前,52团折损三百余人。龙云判断,若沿小道突围,必是以卵击石;若转向西侧绝壁,尚有一线生机。队伍因此被分成两批:一批突围,一批死守。

就在人心浮动之际,国民党军把八十多名附近村民推向山坡,逼红军就范。村民身着青布褂子,脸上全是惶恐。枪口对准百姓,这一招阴狠。红军战士下意识松开扳机。龙云咬牙道:“不打百姓,这是死规矩!”可退一步便是深渊。司号员何步荣吹响冲锋号,刺刀寒光连成一线,红军硬闯人墙,想把老乡护在身后。混战中,敌弹、尖叫、哭喊交织,场面惨烈到无法细看。

天色向晚。困牛山顶的草一茬茬被炮火削短,弹壳滚满山坡。龙云用最后一发子弹击毙冲在最前的敌军军官,随后把手枪砸碎。桂军劝降声随风飘来,他只回了一句:“红军没投降的字典!”说罢,纵身跃下百丈悬崖。几十名战士紧随其后,身影在雾中一闪即逝。



另一批试图突围的官兵,也因弹尽粮绝没能突出包围。就这样,52团八百余人“消失”在贵州大山。大部队成功转移后,任弼时、萧克先后派人打探,却只得到一句话:“困牛山,寸草不生,红军踪迹皆无。”

自1935年起,关于52团下落的报告陆续送到延安,但都因证据不足被归入“待查”。时间久了,这支部队仿佛被历史吞噬。只有少数老兵偶尔提起“困牛山”,语气里透着压不住的遗憾。

2001年,负责县党史研究的杨又铸在整理《石阡县志》手稿时注意到两条相互矛盾的记载:其一,1934年底当地百姓曾为“数百无名烈士”掩埋遗骨;其二,国民党桂军报告称“全歼共匪八百,尸体悉数焚化”。两条线索显然对不上。杨又铸循着疑点,跑遍石阡与思南之间的山路,最终在困牛山村听到龙文秀老人那句话。

老人说,当年村里人被敌军驱赶做肉盾,许多人亲眼看见小伙子们跳崖;几天后,有位脸色惨白的年轻兵被悬崖下的枯树挂住,仅存一口气。陈姓村民冒死将他背回家,喂草药,熬粥水,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年轻兵醒来后自称何步荣,为不连累乡亲,他改名“陈世荣”,认陈家翁为义父。此后深居简出,1949年后才向地方干部小范围提过自己是红军号手,却再未对外透露详情。



当杨又铸走进陈家堂屋,墙上那支斑驳的铜号映入眼帘,喇叭口暗红,管壁刻着“十八师五二团”几个小字。杨又铸手指微微发抖,他知道,尘封七十年的谜底就在眼前。经贵州省委、省军区两年多的核查与考证,中央最终确认:红六军团52团800余名战士,除跳崖与突围牺牲者外,仅何步荣一人存活。

消息公布之日,困牛山脚下举行追认仪式。时任贵州省主要领导诵读名单,长达半小时,多为“姓名不详”。老乡们点燃松枝,青烟在山谷盘旋,那片曾让年轻生命坠落的绝壁,如今只剩蝉鸣。

有人问,这八百人值吗?站在山下望向绝壁,答案其实简单:如果那晚52团没有死守,红六军团能否成功跳出合围?若六军团被吞并,湘江以西的战局又会如何?历史没有假设,但有连锁反应。八百人用生命争来的时间,最终让主力在遵义赢得喘息,也让后来的遵义会议成为可能。打个比方,缺了这道“缓冲”,长征路线或许早被改写。



值得一提的是,困牛山旧址近年已被列入省级烈士纪念地。绝壁边树了座小碑,碑文仅十八字:“红军第五二团,为护群众,血染此山。”字数不多,却足够沉重。

写到这儿,我总想起何步荣留给乡亲们的那句话:“我若回不去,就把军号留下,告诉后来人这里埋着一支队伍。”这不是英雄自诩,而是一位幸存者对战友的承诺。如今,号声不再,却有人愿意替他们讲下去——这就是记忆的意义,也是历史给予后人的责任。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网友吵翻!迪卡侬:全网下架

网友吵翻!迪卡侬:全网下架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11:30:20
突发!降息25基点

突发!降息25基点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18:27:59
高通指责华为不尊重“全球化”分工,因华为旗舰Mate70系列不再用高通芯片!网友:逻辑感人

高通指责华为不尊重“全球化”分工,因华为旗舰Mate70系列不再用高通芯片!网友:逻辑感人

大白聊IT
2025-09-17 12:24:41
热身赛:中国女篮逆转尤文图特开门红 杨舒予25分韩旭15分

热身赛:中国女篮逆转尤文图特开门红 杨舒予25分韩旭15分

醉卧浮生
2025-09-17 21:14:10
1年5263万美金!历史首人!老詹敢为天下先,NBA联盟要小心了

1年5263万美金!历史首人!老詹敢为天下先,NBA联盟要小心了

世界体育圈
2025-09-17 11:02:40
禁赛+合同作废?NBA史上最严厉处罚将诞生,这是肖华不想看到的

禁赛+合同作废?NBA史上最严厉处罚将诞生,这是肖华不想看到的

老侃侃球
2025-09-17 09:18:44
终于接通电话,美防长当面表态不愿和中国热战,中方的回应很高明

终于接通电话,美防长当面表态不愿和中国热战,中方的回应很高明

梁讯
2025-09-17 11:13:45
中俄互免签证之后,最让人担心的就是俄罗斯人来了不想回去了

中俄互免签证之后,最让人担心的就是俄罗斯人来了不想回去了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6 17:01:41
五十年代杀了多少地主恶霸?难道五六十年代还不如解放前吗?

五十年代杀了多少地主恶霸?难道五六十年代还不如解放前吗?

棠棣分享
2025-09-17 10:09:06
用技术消灭「体验视差」后,岚图梦想家让「所见即所得」成了 MPV 新标准

用技术消灭「体验视差」后,岚图梦想家让「所见即所得」成了 MPV 新标准

爱范儿
2025-09-17 17:09:21
欧美20多年来最大的局,被中国破了,这才是他们最恐慌的地方

欧美20多年来最大的局,被中国破了,这才是他们最恐慌的地方

南宫一二
2025-09-17 13:49:42
7亿美元没有多拿一分钱,大谷翔平又打破了美职棒历史记录!

7亿美元没有多拿一分钱,大谷翔平又打破了美职棒历史记录!

田先生篮球
2025-09-17 15:34:30
首款国产DUV光刻机或正测试,中芯国际大涨近9%刷新历史新高!半导体设备ETF(561980)受提振直线拉涨3.04%

首款国产DUV光刻机或正测试,中芯国际大涨近9%刷新历史新高!半导体设备ETF(561980)受提振直线拉涨3.04%

和讯网
2025-09-17 10:48:03
犹太资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美国女演员领奖台上公然提反犹

犹太资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美国女演员领奖台上公然提反犹

趣文说娱
2025-09-16 10:46:36
卫健委的这组数据,耐人寻味

卫健委的这组数据,耐人寻味

小萝卜丝
2025-09-17 09:54:40
中国成功收复南海第一大岛礁,面积超8400平方公里,周围全是宝藏

中国成功收复南海第一大岛礁,面积超8400平方公里,周围全是宝藏

小lu侃侃而谈
2025-09-17 19:33:39
又被锤了!西贝员工辞职后开直播怒怼,称工作多年从未享受过社保

又被锤了!西贝员工辞职后开直播怒怼,称工作多年从未享受过社保

星河也灿烂
2025-09-17 15:36:22
司机遇难被造谣“拒退彩礼遭灭门” 视频播放超千万次,警方:已接家属报警

司机遇难被造谣“拒退彩礼遭灭门” 视频播放超千万次,警方:已接家属报警

封面新闻
2025-09-17 18:44:52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傲娇的马甲线
2025-09-17 18:06:44
扇孙女的恶奶奶自尝苦果:儿媳回娘家,儿子底细被扒,工作也黄了

扇孙女的恶奶奶自尝苦果:儿媳回娘家,儿子底细被扒,工作也黄了

子芫伴你成长
2025-09-16 17:25:02
2025-09-17 21:39:00
谈古论今历史有道
谈古论今历史有道
知书以达理,读史以明智
696文章数 4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法院裁定没收李传良违法所得:涉案31亿 查封房产千套

头条要闻

法院裁定没收李传良违法所得:涉案31亿 查封房产千套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第六代导演为什么没办法成为市场主流?

财经要闻

今晚,全球屏息:美联储重启降息……

科技要闻

网易评测iPhone 17系列:今年升级值得买吗

汽车要闻

以用户为锚,“听劝”的岚图一路狂飙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教育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OPPO K13s/K13x双机齐发售!流畅耐用全面升级

亲子要闻

育儿和工作都想要,职场如何对生育更友好?

教育要闻

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发文: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以色列攻入加沙城 多国寻求将其逐出联合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