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随着九三阅兵的完美落幕,继九三阅兵展示国防实力后,中国商务部接连释放重磅信号,向美欧发起制裁反击行动。
商务部宣布,针对美国规避反倾销税的光纤产品祭出最高78.2%的反制税率,随后又对欧盟进口猪肉启动反倾销调查初裁,以保证金形式筑起产业防火墙。
这一系列举措并非孤立行动,而是在全球贸易格局重塑背景下,中国运用国际规则维护核心利益的精准实践,既剑指贸易保护主义的“灰色地带”,也为国内高端制造与民生产业筑牢安全屏障。
规则玩家的新招式
那场盛大的“九三”军事阅兵式,无疑是全球媒体的焦点,就在全世界的目光还聚焦在北京展示的钢铁洪流之上时,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毫不吝啬他的赞美,公开称赞这简直是“非常、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漂亮仪式”。
他还顺带强调,自己和中国等国家领导人的关系“非常好”,然而就在这片友好的外交辞令声中,一场悄无声息的贸易反击战已经打响。
北京时间9月4日凌晨,就在阅兵的喧嚣刚刚散去,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两则重磅决定,这个时间点选得极有讲究,既在全球瞩目的高光时刻之后,又显得那么果断迅速,颇有让对手措手不及的意味。
这绝非一次临时的情绪化报复,背后是一场持续了整整六个月的周密调查,调查从今年3月4日正式启动,直到9月3日才敲下最终的裁决锤。
这一决策的精准性体现在双重维度,时间上,选择在九三阅兵后发布,与国防实力展示形成战略呼应,凸显“软硬实力协同”的博弈逻辑。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中国首次以“反规避”手段对等回应美国,打破了其长期垄断规则解释权的局面,标志着贸易博弈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设限”,弥补了过去贸易防御体系中的一块短板。
光纤战场的反击
事情的起因是中国本土的光纤巨头长飞公司提出申请,指控美国企业在玩“换马甲”的把戏,而调查发现,为了规避中国自2011年起就对美国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征收的反倾销税,一些美国公司动起了歪脑筋。
他们悄悄地将原本的G.652.D光纤型号,改头换面成了G.654.C型号出口到中国,商务部经过详尽的调查取证,最终裁定这种行为“不具有充分的商业合理性”,构成了规避。
从光纤产业来看,G.654.C型光纤作为通信基础设施的关键材料,其市场公平直接关系到国内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的稳定发展。
美国相关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不仅挤压了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更对产业技术创新和供应链自主可控构成潜在威胁。
而此次反倾销税的征收,通过法定程序精准打击价格倾销行为,为国内光纤产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为全球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注入稳定性。
于是一张精准的关税大网撒向了美国的光纤产品,涉事企业被区别对待,康宁公司面临37.9%的税率,OFS-费特有限责任公司是33.3%,而德拉克通信美国公司则被课以高达78.2%的重税。
至于那些全程不配合调查的美国企业,则一律适用最高的78.2%税率,同时这项措施将一直持续到2028年4月21日,这很显然是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削弱这些产品在中国的市场竞争力。
而整个调查过程公开透明,充分保障了各方的权利,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对国际贸易规则的理解和熟练运用。
欧盟的保证金
不仅如此,几乎在同时,商务部对欧盟猪肉的反倾销初裁,也直接展现了中国对民生领域产业安全的同等重视。
调查显示,2020-2023年欧盟猪肉以低于正常价值48%的价格对华倾销,导致国内同类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养殖企业由盈转亏,现金流连续三年净流出。
而此次初裁设定差异化保证金率,西班牙、丹麦等龙头企业被征15.6%-32.7%,未配合调查企业则面临62.4%的高门槛,直接遏制低价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猪肉消费国,欧盟进口占比虽仅1.6%,但其倾销行为已扰乱国内市场定价体系。
通过保证金制度,中方既避免“一刀切”影响正常贸易,又向欧盟释放明确信号,民生产业安全红线不容触碰,此举与2024年欧盟对华发起6起反倾销调查形成对比,凸显中国“以规则反制规则”的克制与坚定。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反制措施始终坚守多边贸易规则底线,所有程序均严格遵循法定流程,充分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部分国家滥用贸易救济措施、推行“小院高墙”政策,严重破坏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因此中国通过依法反制,既是对自身核心利益的捍卫,也是对全球贸易体系公平性的有力维护,既不回避竞争,更不纵容不公。
特朗普的后院有点乱、
这两起事件虽事发突然,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两起案例共同指向一个核心逻辑:中国正通过“精准打击+制度建构”提升贸易博弈能力。
在光纤领域,国内长飞光纤等企业已实现技术突破,反倾销税成为“技术换市场”的保护盾;在猪肉产业,通过双反调查倒逼国内养殖企业提质增效,推动供应链自主可控。
但更深层的变化则是在于,中国正从“国际规则接受者”转变为“制定参与者”。
光纤案援引WTO《反倾销协定》第15条反规避条款,猪肉案严格遵循“申请-调查-初裁”程序,均以国内产业诉求为起点,以事实数据为依据,展现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尊重与活用。
这种转变恰逢中美欧战略博弈的关键节点,美国因国内司法裁定面临2000亿美元关税退款压力,欧盟受能源危机与农业补贴争议困扰。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则通过“产业升级+规则运用”双轮驱动,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为全球贸易治理提供“非对抗性反制”的新范式。
从高端光通信材料到民生农产品,中国商务部的近期举措勾勒出清晰路径:以技术自主为底气,以规则运用为手段,以产业安全为目标。
而无论是78.2%的光纤税率,还是62.4%的猪肉保证金,数字背后是“有理、有利、有节”的战略克制,不搞贸易战,但绝不放弃核心利益;不挑战现有体系,但坚决反对“规则霸权”。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这种精准施策的能力,正是中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赢得主动的关键所在。
结语
当前的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公平透明的贸易环境是各国共同的期待,而中国坚定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并愿与世界各国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合作。
但对于任何损害中国产业利益、破坏市场公平的行为,中方必将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回应,以实际行动推动国际贸易回归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轨道。
而这些反制措施也再次表明,中国在贸易问题上的立场一贯而明确,既不会在不公平竞争面前退缩,也不会动摇扩大开放的决心。
在维护产业安全与推动全球贸易合作之间,中国始终寻求动态平衡,以负责任的态度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智慧与力量。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