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坛这两天有个话题热了起来,德约科维奇在一次采访里谈到克耶高斯,说他天赋没得挑,但自律度只有职业球员该有的5%,如果能到30%早就在世界前十了,这句话乍听有点毒舌,但细品其实挺真实,毕竟这位澳洲天才的起伏大家都看在眼里,从温网决赛到伤病缠身再到刷存在感全靠社媒,故事线够曲折
德约的评价里最有意思的不是夸他天赋,而是点破了那份“缺乏自律,一个真相是克耶高斯没少给德约发夜店视频,这画面想想都荒诞,一个准世界顶尖选手在别人备战时忙着蹦迪,这种反差也解释了为什么他总是徘徊在正选和退役边缘,德约甚至半开玩笑说希望他少喝点酒,少发视频,这话透着玩笑,却其实是心疼
![]()
克耶高斯的球风大家都懂,手感和灵气拉满,敢打敢冒险,单靠天赋能把顶尖高手都赢一遍,他甚至在没有系统训练和团队支持的情况下打进过温网决赛,这放在网坛历史也算传奇,可问题很明显,靠天吃饭能赢一场两场,但想长期立足就难,这也是为什么他的排名一路跌到六百多,靠打双打来找状态,听着有点唏嘘
从交情看,德约和克耶高斯也算戏剧性,早些年两人互不买账,克耶高斯嘴上从没留情,甚至调侃过德约的庆祝动作,外人都看着像死对头,但转折点在2022澳网风波,只有克耶高斯站出来公开声援,那之后两人关系明显缓和,这回德约带点调侃地公开他们之间的小互动,也说明私下氛围不坏,甚至有点哥们式的无奈
![]()
问题来了,像克耶高斯这样的球员,到底该怎么看,他有观赏性,有话题性,也确实能带动票房和流量,可一个职业运动员如果一直沉浸在摆烂心态,那终究是跟自己过不去,就像一辆跑车只有发动机没有刹车和油门调校,再拉风也跑不远,德约说他有5%的自律,其实就是提醒:光靠天赋撑不住一辈子
站在球迷角度,克耶高斯绝对是个鲜活存在,他爱对喷裁判,爱跟观众互动,也敢在大场面打出花活,跟千篇一律的“职业范比起来,他的确讨喜,但看久了只能感叹,这么多天分都浪费在夜店和抱怨里,难怪评论员卡里罗会说德约的评价既坦诚又关怀,说白了,就是“你真行但你自己不想行
![]()
值得注意的是,体育心理学专家也分析过这种情况,很多天才运动员都卡在自律这关,天赋给他开了个好局,可缺乏持续的动力就很容易掉队,就像克耶高斯一样,他能靠状态打出神级表现,但没办法持续保持,这种割裂感对球员和球迷都很折磨,也让人反问一句:你到底是来搅局的,还是来证明自己的
当然,克耶高斯的“存在意义还是不小,他确实能吸引观众,哪怕说他争议多,但场面上就是有人爱看,这在一个逐渐趋于标准化的职业网坛里也是稀缺资源,所以德约才说他对这项运动意义重大,问题是,这种意义如果不能转化为成绩和冠军,最终留下的只能是谈资而不是荣誉
![]()
所以回过头看德约这番话,既有调侃也有真情,既是朋友的提醒,也是一个顶尖球员的惋惜,他知道克耶高斯很特别,也知道这样的球员如果就此沉沦,会让整个网坛少了一抹风景,这种复杂心态既真实又珍贵,比单纯的批评或者吹捧都更耐人寻味
总结一下,这事没那么复杂,天赋摆在那,自律差到家,两者一拉扯,结果就是克耶高斯永远活在“如果的假设里,从“如果他刻苦训练到“如果他少去几次夜店,听起来全是可惜,未来他能不能找回动力谁也说不准,但至少现在,他还是靠别人提起名字来存在感更大,而不是靠自己在场上的成绩
![]()
这就是真相,一个能横扫巨头却排名掉到六百多的球员,一个能让世界第一叹息又让球迷拍大腿的天才,注定永远在天才和摆烂的拉扯里游走,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成为话题中心,但遗憾永远比成就多一点,这才是克耶高斯给网坛留下的最大印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