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关于朱婷的采访引发了球迷热议,她回国现身河南女排联赛的推广活动,顺势接受了媒体的提问,尤其是关于手腕伤病和国家队未来的敏感话题,可谓信息量不小
从现场情况来看,朱婷依旧带着护腕出镜,这个细节一出来立刻引人担忧,毕竟这只手腕的伤病已经伴随她多年,从东京奥运会到留洋意甲,场上时有高光,也始终有隐忧,她本人也坦言无法百分之百痊愈,只能边打边养,听上去无奈,但对一个主力强攻来说,这就是现实,球迷想看的那种彻底康复几乎是奢望
问题来了,这样的状态还能否承担国家队的重任,从竞技层面说,朱婷去意甲打满赛季,表现一如既往,说明带伤作战不是不可行,只是风险更大,但国家队要的是长期规划,不是孤注一掷的赌局,尤其眼下新一届女排正在磨合阵容,年轻球员接连顶上,主教练蔡斌也在推进更新换代,这时候是否再度召回朱婷,就成了微妙的选择题
更敏感的是球衣号码一事,新名单里她和袁心玥的号码都已经由新人顶替,这个细节耐人寻味,要知道过去几个奥运周期,核心球员即便不打比赛,号码通常也会为她们保留,象征意义大于战术意义,现在号码不在,等于默认了阵容重建的大方向,也难怪朱婷在采访中选择沉默,没有正面回应是否回归的问题,一句话都没说,态度却已经说明问题
当然,球迷也不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戏码,还记得2016年里约奥运前,郎平也是以老带新,张常宁、龚翔宇都是在朱婷的带动下迅速成长,这样的传承模式其实最稳妥,现在的问题是,朱婷的身体状况能否承担这样的“带娃任务,如果她可以打有限的场次,起到压阵效果,那对于年轻队伍成长无疑是加分项,可如果勉强上阵,风险就是双输
绕不过的还是“态度二字,朱婷自己说得很清楚,只要国家队需要,她随时愿意披上战袍,这句话过去说过,现在依然没变,换句话说,主动权根本不在她手里,而在教练组,在管理层,这其中的博弈和考量,外界猜测再多也没用,最后还是要看球队战略怎么走
从大环境来看,女排的阵容换血迫在眉睫,可现实也很骨感,我们年轻队员确实有天赋,但国际大赛的起伏摆在那儿,没有经验的支撑,比赛中很容易崩盘,这时候如果能有朱婷这样的大腿坐镇,球员在心理上就稳很多,哪怕她不是全勤出战,光是精神领袖的存在,也是对球队气质的加持,这就是“女排精神的延续价值
但是换个角度想,如果一直依赖朱婷,那所谓的更新换代如何落地,球队始终不敢放手让年轻人冲击世界强队,这样一来,看似稳妥,其实是在拖延,不得不承认,这也是教练组面临的两难局面,所以有时我们对他们的选择不满,但换做谁来坐在这个位置,也一样会头大
你说巧不巧,今年世锦赛名单公布时,关于朱婷是否回归已经吵过一轮,现在她回国接受采访,沉默回应反而成了新的爆点,舆论又开始拉扯,有人骂教练组摆烂,有人力挺彻底换代,还有人喊永远要留位置给大功臣,每一派都有道理,但真要做决定时,没有一条路是零风险
所以最后还是要冷静总结,朱婷的手腕短期内不会痊愈,但也依然能打,是否回归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国家队要不要她,而不是她愿不愿意,目前看,球队继续锻炼新人是大方向,但在重大比赛前留一个朱婷的可能性也依然存在,这就是现实的拉扯
就像很多球迷说的,我们当然期待看到朱婷能再一次披上国家队战袍,那种场景光想想都激动,可同时也该接受另一种结局,那就是她未必会再是全勤主力,这并不是对她的不公,而是所有顶尖运动员都会面对的节点,带着遗憾,也带着尊重,这是运动的另一种真相
归根结底,现在没必要对喷,也没必要断言,只能等教练组揭晓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论朱婷是否回归,当她走上球场的一刻,掌声都会属于她,这就是她存在的意义,也是她的价值所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