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的中越战场上,每一天都有战士牺牲,生命在这里很伟大,但是也很渺小。
一个战士为了营救自己处在危险中的战友,一马当先,却不幸牺牲。
为他送葬时,大伙儿都心情沉重,难以自已。就在这个时候,小战士的遗体偏偏还滑落了两次,这就十分离奇了。
随行的护士觉得有点儿问题,连忙开棺检查。
一个已经牺牲的战士,他的遗体为什么会滑落?护士开馆之后,又会发现什么?
战争是最残酷的东西,在炮火面前,所有人的生命都会被一视同仁。
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虽然这是一次正义的战争,但是我们在让敌人付出代价的同时,为了争取胜利,我们自己也会有惨重的损失。
每一条人命的离开,都是一次又一次对情感的考验。
1984年,在一次战斗过程中,一个名叫李陶雄的战士正在聚精会神的盯着前方战场,突然之间,一枚炸弹被扔到了他的身边,他快速反应了过来。
按照他这个反应速度,只要他马上行动,应该是能够避开炸弹的直接杀伤的,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
那一瞬间,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战胜了李陶雄对于求生的本能。
因为他发现,在自己身边,有个朝夕相处的战友并没有意识到危险来临,还在直愣愣的向前冲。
眼看着下一瞬间,炸弹就会直接在他的旁边炸开,而他就算不死,也得丢掉一大半的性命。
咱们中国解放军战士都有着舍己为人的本能,所以李陶雄根本没有多想,他只是凭借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产生的这种本能,径直朝着战友冲过去,将战友护在了自己的身下。
他的身体裸露在最外面,受到了最直接的冲击。
没有任何遮掩,没有任何躲避的可能,炮弹就这样在他的身边炸响,无数的碎片扎进了他的身体里,那一瞬间,四肢百骸都在剧痛,那种滋味说是凌迟也不为过。
并没有体会到这种痛苦多久,李陶雄就晕了过去,鲜血就像在他的身上开了花,从身上无处不在的伤口中渗透出来,转眼间就把他的衣服全部浸成了血红色。
战地的医护人员必须马上对他进行抢救,就他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及时的急救措施,肯定撑不了一时片刻。
然而李陶雄的伤势实在是太过严重,上百枚弹片钉在了他的身体里,战地医院并没有足够的条件为他取出弹片。
而且他的鲜血还在一刻不停的流着,宛如他的生命力正在以无可避免的速度消失。
最后的最后,医生和护士只能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宣布,我们又失去了一名可亲的战士。
李陶雄牺牲了,他是为了拯救自己即将牺牲的战友而牺牲的。他是英雄,他值得纪念,也值得所有的荣誉。
但是纪念也好,荣誉也好,所有的嘉奖都无法挽回他的生命。大伙只能以相当悲哀的神色,把他的遗体处理好,为他送葬。
可是在送葬过程中,一件让人感到十分意外的事情却发生了。
战场送葬是很普遍的事情,因为每一天都会有无数战士牺牲,所以战士们需要抬走一具又一具的遗体。
但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那就是送葬的遗体竟然会滑落。没错,李陶雄的遗体滑落了。
在他第1次滑落之后,大家把他的遗体抬起来扶正,继续向前走,可是没走多久,遗体又第2次滑落,处处透露着不寻常的味道。
人体死亡之后,身体会变得冰冷和僵硬,就像一块普通的固体,会任由别人摆布,怎么会轻易从担架上滑落呢?
如果说李陶雄还没有死,那倒是有可能,但问题是,他的死亡结果是经过医生确认的,这个怎么会出错?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跟着送葬队伍一起走的护士还是放心不下。不管怎么样,她还是得亲眼确认一下才能放心,这也是对英雄负责的一种态度。
于是护士开棺,仔细检查了李陶雄的遗体,这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是吓一跳,他们差点就让因为英雄的生命白白流逝。
护士发现,李陶雄的身体根本不像去世这么长时间的人的身体。
因为他是柔软的,肌肉关节都还有一定的柔韧性,而且身体还有温度,并不是完全冷冰冰的。
正常情况下,一个去世这么久的人,别说温度了,身体上可能连尸斑都会出现。
李陶雄的身体还是软的,难怪他会往下滑落。还好还好,他们没有忽视这个问题。
护士赶紧叫来医生,再次详细检查了李陶雄的生命体征。结果表明,李陶雄竟然真的还活着,他还有心跳,尽管很微弱,但确实存在。
部队上非常重视这个问题,赶紧调集附近的飞机,抓紧时间把李陶雄送到了更好的医院。
如果一直留在战地医院,他的伤不会有任何治愈的可能。
为了这位英雄的生命,各种专家都来了。大家经过多次研讨,最终确定抢救方案,先保住性命,清创缝合,再来谈接下来的恢复工作。
能不能挺过来,还得看李陶雄自己能不能撑得住了。
不要小看一名战士的求生欲望,虽然抢救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凶险万分的时刻,但万幸,李陶雄挺住了,他活过来了。
只是,他全身上下的伤都是个大问题。医生必须分批次为他进行手术,依次取出他身体当中的弹片,从浅层到深层,风险当然也会一点点增加。
除此之外,由于伤口太狰狞,各种消炎药能够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所以李陶雄的伤口随时都有可能感染,乃至恶化。
当气温升高的时候,医生护士每天都能从他的伤口中抓出跟多蛆虫,那种滋味可想而知。
因为肉会不断腐烂,所以当下的情况,截肢是最好的选择。可李陶雄清醒之后,说什么也不愿意截肢。
他当然也会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但只有截肢这事儿,他不愿意。
烂肉会继续腐烂,没关系,只要把烂掉的部分挖走就可以了。
挖肉的过程很痛苦,痛苦到普通人难以想象,那也没关系,就算没有麻药都没关系,李陶雄硬生生咬牙忍住了。
他的嘴巴都快被自己咬出血,他的脖子青筋暴起,他的冷汗像豆子一样掉下来。所有的苦难,他都往自己的肚子里咽。
经过多次的抢救,经过一次又一次要命的折磨,希望的曙光越来越明亮。李陶雄渐渐康复,能够坐起来,能够站起来,能够走起来。
他的身体里还有很多细碎的弹片,当时的条件还不足以支撑医生把弹片全部取出来,这些东西留在他的身体里,不会对他造成生命威胁,但肯定会造成身体上的疼痛。
他的条件也不足以让他再返回部队,因此他主动向部队申请转业,回到了老家。
像他这样的英雄,不管是组织上还是当地政府,肯定都会对他多有关照,但每次一些特殊的优待,李陶雄都会主动拒绝。
对他而言,选择救下战友,那是他本能的决定,他并不后悔。
而且他是一名军人,他的所作所为都必须对得起自己军人的身份和天职。
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渐渐老了,但是英雄的故事不会褪色,英雄的精神更不会褪色。老兵不死,绝不是一句口号。
参考资料:
致敬!光荣在党50年!——澎湃新闻2021年7月2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