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烽火记忆看新华丨汽灯寒光映铁剪 两颗红心系同源——西海地下医院里的新华身影

0
分享至

1944年冬的一个寒夜,胶东掖县王门村(今莱州市程郭镇王门村)的一处农家院落里,一顶简易手术帐在汽灯昏黄的光晕中微微晃动。灯光打在军医手中的手术剪上,拉出长长的影子。这把看似普通的手术剪却有着长长的故事。


莱州市程郭镇王门村西海地下医院展馆外景

绝境求生:两万米地下长廊的诞生

故事要回溯到1942年。那一年,日伪军以2万余兵力对胶东展开“拉网式”冬季大“扫荡”。频繁的战斗,伤员迅速增加,而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卫生所被迫转入地下,在掖县几十个村庄的地道中构建起王门、西北障、朱旺、南掖四个医疗区。一条延绵两万余米的“地下生命长廊”就此诞生——这便是在胶东抗战史上大名鼎鼎的西海地下医院。在王门村有一个 500米的地道,设十个病房,可容纳60多人,直通手术室,有6个出入口,都设在水井和地瓜窖内,非常严密。在主地道下面还挖了预备副地道。当主地道遭到敌人破坏,伤员可迅速转至副地道,确保安全。



西海地下医院王门中心医疗区地道模型(局部)

根据地军民建起了西海地下医院,可是医药、医疗器械的供给却始终困扰着医院。严酷的封锁使药品与手术器械奇缺,伤员因感染而牺牲的噩耗不时传来。至暗时刻,从胶东军区卫生部调来西海卫生处任副处长林育生亲手组建起制药组,试图为缺医少药的困境撕开一道口子。


展馆内陈列的部分医疗器械

曙光初露。1944年,林育生的制药组已壮大为四十余人的卫生处材料股。为解决器械匮乏难题,材料股派人去新华制药厂求取真经。因此,由胶东军区卫生部成立的新华制药厂(新华医疗的前身)成为西海地下医院至关重要的“输血站”,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技术与希望。一批批骨干被派往学习,不仅带回了救命的药品,更带回了制造、修复手术器械的宝贵技术。在日寇铁蹄的严密封锁下,来自新华制药厂的技艺与物资,成了西海地下医院从死神手中抢夺生命的核心“武器”。那把在寒夜中闪亮的手术剪,或许正是这技术火种结出的果实之一。技术的星火一旦点燃,生命的接力便永不停息。


1943年,林育生、张燕、纪平从胶东军区卫生部被调至西海地下医院工作

惊魂百步:刀尖上的手术与无声转移

由迟浩田将军题字,中共烟台市委党史研究院出版的《西海地下医院》一书收录了很多亲历者的回忆文章。刘子坚在《克服医药困难完成治疗任务》中写道:“1943年,胶东军区卫生部派来了张燕军医和助手纪平同志到这里工作,这时才能对战伤进行扩创取弹片和截肢手术。当时无法在地洞中做手术,只能在地面上进行。动手术时像作战一样,进行紧张的准备工作,领导干部要亲自指挥部署,学握敌情,准备敌人到来进行应付的办法。”

曾在地下医院担任医助的纪平,在回忆文章里写道:“手术一般在晚上进行,房子里用一顶消过毒的大帐子支起来挡住四面墙壁,点一盏汽灯,医护人员也都穿隔离衣帽戴口罩,手术器械很简单但都经过消毒。手术后,将伤员用绷带固定在一扇门板上,从洞口竖着放下,洞下有人接应。”


隐藏于百姓家灶台下的地洞洞口

最惊险的一次,张燕军医利用紧靠地洞的民房,改造成手术间,给一个负伤的年轻民兵动手术。这时,突然敌人进村了,村长立即迎上前去,千方百计拖住敌人。张燕双手沉稳如磐,止血、取弹片、缝合伤口,每一个动作都关乎生死。当最后一线缝合完成,伤员被悄然送入地洞时,敌人刺刀距离手术室不过百步。最终,民兵的手臂奇迹般保全。

在这不见天日的地下世界里,每一次手术点燃的汽灯,都如同暗夜中最亮的星辰,为伤员点亮了生的希望。那些来自新华制药厂的技术、结合土法锻造的器械,与军医们精湛的技艺和无畏的勇气融为一体。它们不仅是手术台上与死神搏斗的武器,更是支撑起整个地下医院在窒息压迫中顽强跳动的生命脉搏。两年间,近200名医护人员以血肉之躯与智慧,在40余个村庄、两万多米的地道迷宫中,救治近2000名伤病员重返抗日战场,与数千名党员群众并肩铸就生命防线。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孙银峰 耿茹月 通讯员 张衍钊 李士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鲁中晨报 incentive-icons
鲁中晨报
知热点,阅天下。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旗下新媒体。
229537文章数 621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