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值此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徐汇区融媒体中心和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推出《梧桐树下的抗战记忆》专题,以文物建筑为时空坐标,追溯烽火岁月中的家国情怀,展示徐汇红色文化底蕴。
四普文物点位
霖生医院旧址
霖生医院旧址位于岳阳路190号,建于1920年。整个建筑的风格为英式乡村风格,采用假三层砖混结构,外观似呈“L”形。建筑平面中部凹进,北面入口出挑半圆形雨棚,灰色水泥檐板,西面一层突出长廊。顶层采用陡峭的双坡屋顶,开多处老虎窗,形体变化丰富。
霖生医院的创办人牛惠霖、牛惠生兄弟是我国早期的“海归”西医。牛惠霖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医学博士,牛惠生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博士。1920年,他们取各自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组成“霖生”,开办了自己的医院。
这两兄弟的家世背景很不一般,他们的母亲倪珪金是徐光启的嫡系后裔、宋庆龄母亲倪珪贞的姐姐,而他们的父亲牛尚周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晚清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幼童赴美国留学,牛尚周就是第一批被派去美国留学的幼童之一。这些赴美幼童后来成了中国矿业、 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中还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也是其中之一。
在“霖生医院”创办不久,就发生了一件事,让这家医院一下子被众人所知。当时适逢英国驻香港的总督病重垂危,电请英国政府派良医前去救治。英国政府的卫生部回电说,用不着从伦敦派医生,请上海霖生医院的牛惠霖医生去就行了。因为牛惠霖是剑桥大学的医学博士,在伦敦期间,他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过程,并在大战中担任了重伤外科手术主任医师,英国医学界了解他的实力。后来牛惠霖去香港为港督治病,手到病除,香港、上海都为之轰动。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过程中,陈赓将军腿部负了重伤,于第二年秘密来上海治病,慕名来到霖生医院,在宋庆龄的特别关照下动了手术,牛惠霖想方设法保住了陈赓将军的那条腿。1932年,陈赓再次负伤,仍请牛氏兄弟诊治,并从此成了好朋友。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时,宋家三姐妹与何香凝等社会名流发起举办伤兵医院,全力救治伤兵,牛家兄弟积极响应,大力组织战地救护,霖生医院也成为救治伤病员的一个基地,为抗战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1937年,牛氏兄弟因积劳成疾去世。1939年,医院更名为国际红十字会防痨协会上海医院。1941年,敌伪市政府勾结法租界当局派人员闯入该院,运走大批医疗设备,胁迫医务人员同往。员工秉于民族气节,不愿附逆,推举曾耀仲为院长,自行集资重新办起私立上海医院。
1942年冬,抗日救国“七君子”之一邹韬奋秘密来沪医治,曾耀仲院长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他,让他隐姓埋名住进岳阳路上海医院特等病房。当时日伪特务获知他来沪治病的消息,四处搜捕,数次传讯曾耀仲,一无所得。经诊断,邹韬奋患了癌症,曾耀仲依靠从黑市上高价购得的“杜冷丁”为其注射,减轻剧痛,使其得以在生命的尽头,写完《患难余生记》:“最后一次呼吁全国坚持团结抗战,早日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建设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
文稿:徐汇文旅
编辑:陈海笑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